标签:
文化 |
分类: 精品荟萃 |
张礼恒
【文章来源:《百家讲坛》(蓝版)2013年第10期】
伍廷芳担任驻美公使期间,交友甚广,其中美国人朗维勒博士堪称他的铁哥们儿。
一次,朗维勒同伍廷芳谈到要创办一所学校,计划已经停当,可就是缺少资金。伍廷芳很想助老朋友一臂之力,但无奈囊中羞涩,只能表示爱莫能助。谁知很快就有人自动送款上门。
原来,1908年8月,纽约一家大报的记者在法国巴黎巧遇香港一家报社的总编,两人一阵神侃,竟侃出了个“中美联盟”的主题。归国后,美国记者便将之刊登在报纸上。事实上,中美缔约是真,中美联盟是假。
1908年10月,中、美两国订立《中美公断专约》,作为中国加入荷兰海牙国际和平组织的前提条件,后来伍廷芳作为中国政府代表与美国政府互换了《中美公断专约》文件。由于条约暂未公布,其内容便成了各国列强臆测的对象。此时恰逢日、美两国关系紧张,盛传的“中美联盟”让狐心多疑的日本政府忧心忡忡,唯恐中、美联手有害于日本,便密令驻美使馆设法打探条约内容,限期复命。
一天,朗维勒突然造访伍廷芳。原来,日本人得知朗维勒与伍廷芳过从甚密,便请他出面探听“中美联盟”的具体内容,并许诺如果完成任务,可奖给他一大笔钱。朗维勒据实相告,伍廷芳说:“其实,刚刚签订的中美条约里全都是很平常的事,只不过对其中三条的内容暂时保密,将来会宣布的。日本人托你来打听这事,倒是你的运气。你去跟他们索要十万美金,然后我把那三条秘密抽出,其余的全由你拿去。至于钱,我分文不取。”
朗维勒愕然地看着老朋友说道:“我不过是把情况告诉你,并没想过贪日本人的钱。”伍廷芳则说:“我们用那无关紧要的条约内容去换取一笔有用的巨款,何乐而不为呢?你不是很想创办一所大学吗?”听了伍廷芳的话,朗维勒茅塞顿开……
拿着朗维勒送来的“中美条约”,日本驻美公使考证再三,确认是真本,当即复命东京。当朗维勒提着十万美金来见伍廷芳时,两人相互捶打,开怀大笑。
不久,《中美公断专约》全文公布,日本驻美公使大呼“上当”。而朗维勒筹建的大学却凭借日本人的“捐款”已破土动工。
以上文字选自《百家讲坛》杂志,阅读更多精彩文章请订阅本刊纸版杂志或电子杂志。订阅电话:0371—5678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