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傍大款”是个风险投资

(2013-09-09 08:40:33)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精品荟萃

王春南

    《红楼梦》第四回写道,金陵应天府门子对新到任的知府贾雨村说:如今凡做地方官的,都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势极富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会丢官爵,只怕连性命也难保呢!这是对古代官员为何要“傍大款”的极好说明。

    富人也喜欢巴结官员,有些有“眼光”的富人,还喜欢巴结在他看来大有发展前途的读书人。在这方面,包拯为古代官员树立了一个极好的榜样。

    包拯早年与李某在一座寺庙中读书时,就遇到过想“结秀才缘”的富人。他二人每次出入,必从一富人门前经过,但二人从未去拜谒过。一天,富人守候在门口,等二人路过时,就盛情邀请他们进去坐坐,被二人婉拒。过了几天,富人又邀请二人,说要设酒食美馔招待他们,殷勤备至。李某动了心,包拯却严肃地对李某说:“他是有钱人,招待我们不过是小事一桩,但我们是读书人,日后或许会成为州郡长官。如果今日滥交富人,他日能保证不为富人所利用吗?”二人最终没有进富人之门。

    过了十多年,包拯果然当了庐州知州。早年有意笼络包拯的那位富人,在包拯就任知州后,若想跟包拯拉扯关系,一定会碰壁。朝中有了包拯这样刚正的官员,那些王公贵戚、宦官一个个都收敛了。

    而另有些人,则是反面典型。

    隋朝开国功臣刘昉自以为功劳大,十分得瑟。而且他特别贪财,专喜好结交富豪。他家的座上客,除了官员就是富商,从早到晚,满屋子都是有钱人,热闹得不得了。

    在中国古代,包括隋朝,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为何刘昉不但不鄙视他们,反而特别喜欢与他们交往呢?其实刘昉感兴趣的不是富商,而是富商手里的钱。商人到他门上来,大多都是来“寻租”的,即用金钱换取他权势的庇护。

    其实刘昉根本就不差钱。他官位、爵位很高,俸禄也不少,杨坚前后赏赐他的财物数量极大。但谁会嫌钱多呢?为了牟利,他竟在首都粮食匮乏、居民普遍挨饿之时,不顾杨坚的禁酒令,让爱妾租下门面房,开起了酒店,发国难财。有人弹劾刘昉,说像他这样的人若不严肃查处,将来何以整肃官场。

    杨坚念及刘昉昔日的功劳,下令不予追究,放了他一马,但渐渐疏远了刘昉。刘昉自以为立下了开国首功,后被疏远,心中既惴惴不安,又大为不满。于是怨气日盛,开始时只是发发牢骚,后来竟图谋反叛。结果东窗事发,身死家抄。

    而唐朝宰相许敬宗,更是巴结大款的典型。

    许敬宗从涟州别驾一直做到宰相,可谓青云直上。但他爱财如命,为了敛财,不惜把自己的女儿当作商品,将一个女儿嫁给富豪冯盎之子,又将另一个女儿嫁给本是皇家奴仆、后升监门将军的新贵钱九陇的儿子。他嫁两个女儿,得到聘金数十万。不但如此,许敬宗为儿子娶妻也要捞一把。有关部门弹劾他,说他为图钱财不惜将女儿远嫁酋长之子。最后,他被降为郑州刺史。

    所以说,傍大款是个风险投资,当官的如果一味钻进钱眼儿里,老干些权钱交易的勾当,不是为人所用,就是给自己挖坑,栽倒也是早晚的事。

编辑/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