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呼噜引发的政坛动荡

(2012-08-24 14:32:26)
标签:

百家讲坛

晚清

张之洞

睡觉

打呼噜

政坛动荡

文化

分类: 精品荟萃

一个呼噜引发的政坛动荡

 

一个呼噜引发的政坛动荡

 

作者:刘诚龙   来源:《百家讲坛》

 

1902年春天,张之洞在保定应直隶总督袁世凯之邀阅兵,然后赴宴。宴会上高级干部上百,袁世凯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讲得兴起,其他人都“满座屏息,无敢稍解”,主席台上就坐的老干部张之洞却挺不住了,不自觉就“欹案垂首,若寤若寐,呼吸之间,似衋(xì)衋然隐齁动矣”。

 

就在保定大会的前一年,袁世凯到张之洞的地盘南京去,“意在结欢张”。盛大的接待会后,两人“屏退从者,密谈二小时许”。然而张之洞忽然就“隐几入寐”,梦入芙蓉浦了。袁世凯不做声,“悄然竟出”。按照清朝制度,“总督出入辕门皆鸣炮”,袁世凯走出张府大门时,礼炮大响,张之洞猛然惊醒,才发现袁世凯不辞而别,急忙追出去,“相见各致歉忱”。

 

上次开会,张之洞睡觉;这次,张之洞又睡着了,袁世凯怎能不气愤?此时该是高层震怒,立刻将会议主题转到干部作风整顿上来,申明会场纪律:会上睡觉者,一律先停职,后处理。但袁世凯毕竟是袁世凯,他看到张之洞会风差,并不当场发作,因为袁世凯是要做大官的,做大官就得韬光养晦;而且张之洞是老前辈,袁世凯后来居上,新进官僚气焰很足,碰上普通人,他也许会当场撤了他们的职务,但碰到了老领导,他也是要谦恭的。张之洞在保定会上,呼噜打得呼呼响,袁世凯装着不知道,不了了之。

 

张之洞在会场睡觉好像没出新闻,没酿成专题作风整顿之话题。这才是官场常态,放眼环球,开会睡觉,大多数和袁世凯处理张之洞一样:咬人的狗不叫。袁世凯只将张之洞开会睡觉做心理处理,一直耿耿于怀,直到张之洞故去,遗恨方消。

 

张之洞在袁世凯会场上睡觉,据说影响十分深远。两人后来同入军机处,“张极心折袁,一时号为廉蔺”,然而袁世凯对张之洞已经有了意见,不再像1902年之前那样“诚意相结矣”。两人在国家大事上,你要上山,我要下水;你要搞洋务,我要搞复古;将公事做私恨斗,“一色息之细,不能稍自节束”。因为那次呼噜“一色息”,两人居国家大机关,“生与并世……致力于拒纳之术,以遗后世忧”。一个呼噜,搞坏了两大官僚的关系;两大官僚的关系,又搞坏了一个国家的大计——大清国,是张之洞的呼噜打坏的?

 

张之洞打呼噜,其实没其他意思,不然他在军机处也不会“盛推袁”。他在会场睡觉,是因为他有午睡习惯。袁世凯的宴会没完没了,恰好到了张之洞午睡的生物钟时刻,张之洞就睡了。后人推断,张之洞“南京保定两宴,皆必在午未之交”,张之洞不是怠慢领导,而是他要午睡,“斯盖生理之关系,而非心焉轻之”。但袁世凯那头不这么看:我是你领导,我主持会议,你必须无条件地恭而敬之,赞而颂之;而你开会睡觉,不管是什么“生理关系”,都是“心理关系”——不把领导当领导。

 

在会场上睡觉,那是不把领导放眼里。修养差的领导将你以干部渎职罪论处,当场就停职双开。更多的是袁世凯那种处理法子:今后你别想被提拔。张之洞无须他提拔,他就跟张之洞斗。老实说,在会场睡觉,被戴上干部作风帽子处理,那是好的,那处分还阳光上墙了嘛;怕的是领导把你做心理关系处理,在他阴暗的心底黑名单上挂了你名字,你到死都不晓得何以终生不得翻身。

 

    后人点评,张之洞这一睡,“起居无恒者,其病足以影响政局也”。张之洞的生理问题,影响了袁世凯心理关系;袁世凯的心理关系,影响了大清政局关系;大清政局关系,影响的终端客户是老百姓。一个领导在那喷口水放屁,一个领导在那打呼噜睡觉,关老百姓什么事啊,却让老百姓活得不安生,老百姓才真冤。

 

【文章来源:《百家讲坛》(蓝版)2012年第三期

 

以上文字选自《百家讲坛》杂志,阅读更多精彩文章请订阅本刊纸版杂志或电子杂志。订阅电话:037165866446(邮购部)

 

欢迎访问百家讲坛网,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