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秦安:一位代课教师撑起一所学校的天空

标签:
百家讲坛甘肃秦安红崖教学点李根柱教育 |
分类: 编辑记事 |
【编者按】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莲花镇姚洼村,一个地图上几乎查询不到的小山村,在距这个小山村有6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当地最高的学府——红崖教学点。两间陈旧的教室、一间简易的办公室兼宿舍,一个篮球、十根跳绳、一副羽毛球拍就是全校师生的体育用品。已经年近半百的李根柱老师在这里坚守了整整25年,而且是集校长、教员、少先队辅导员、校工等于一身。如今,在繁忙的教学之余,他最大的心愿是,能为这里的40多名孩子修建一个能够遮风挡雨的明亮教室,然而,他已是力不从心……以下是李老师的自述及相关材料。
【说明】本博发布后,有不少网友发信咨询捐助事宜。征得李老师同意后,这里公布汇款方式:甘肃省秦安县莲花镇姚洼村红崖教学点,邮编:741613 李根柱 13893898623。另有一个农行账号6228482110687822911 户名:李根柱。李老师没有电脑,本刊编辑协助开通了@甘肃红崖村学 微博,会及时公布捐款信息。
甘肃省秦安县莲花镇姚洼村红崖教学点
李根柱老师的微博截图
李根柱老师新浪微博:@李根柱1042160300 http://weibo.com/u/1042160300
守 候 大 山
——一名代课教师的自述
二十五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只是一瞬,而在人生中能有多少个二十五年啊!
1988年我高中毕业,高考失利,适逢县教育局招考民教,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有幸考中。从此,为了大山中的一群孩子,我被定格在山村的教育线上……
刚到红崖教学点,那里的景象几乎让我傻眼;两间无门无窗的教室,十几条残缺不全的桌凳,十二个衣着不整的山里娃,是这所学校的所有家当。但我没有被吓倒,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始了我艰难而又心酸的教学生涯。每天我披星戴月,奔走在三坡两峡呈W形的六公里的羊肠小道上。二十五年行程近六十万公里,鞋穿破了多少双,无从知道。多少次连滚带爬,多少次险象环生,常常是一身泥巴一身汗。记得有一次大雪天,雪厚路滑,在险处,脚下一滑,差点摔下悬崖,是石坡上一棵小树救了我的命,当我手脚并用爬上来时,惊了一身冷汗。其实这样的经历不知有多少次啊。第二年我的辛劳得到了回报,我所教的学生在原好地乡教委组织的统考中,一、二年级双科成绩名列全乡二十多所学校第一,得到了乡党委、乡政府的表彰奖励,学校被评为“先进学校”。我的付出得到了一方乡民的认可,应村民的要求,学校第二年增加到四个年级,邻村孩子舍近就远到我校就读,学生最多时将近一百,年级最多时六个年级,每天我忙得不亦乐乎。随着学生的逐年增加,小小的学校难以容纳,村民们便自发为我盖了两间教室,一间休息的宿舍,办学条件和以前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善。 是什么使得村民对一位教师如此支持?也许是他们对我的认可吧!特别是在我家里农活忙不过来时,村民们自发为我收庄稼,干农活,此情此景,让我感动,催我不得不干好这份工作。
六个年级,几十门课,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我就请了一个刚毕业的师范生帮忙,两个人的课表每天爆满,那个学生干了两年,年轻人撑不住不干了,我只有一个人默默地挑起了学校的重担。后来适逢布局调整,撤掉了五六年级,工作压力减轻了许多,但还有四个年级,几十门课程,学生休息我批改作业,随着年龄的增大,有点力不从心,但我从没叫苦,也没给领导添麻烦。我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每天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既是老师,又是妈妈,孩子的生活起居,点滴变化,都在我的眼里,也在我的心里。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不知道有多少次为学生垫过书本费,得到家人的抱怨不知有多少。有个孩子大学毕业工作了,还欠着我的几百元书本费。每天从早忙到晚,疲惫不堪,晚上回到家又要干家务,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我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病,晚上睡下腰痛的厉害,没钱不敢上医院,也没有时间去,因为孩子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孩子,我去治病,学校就得关门。
教好每一个孩子是我的天职。记得有一个孩子转战了县、市、省十几所学校,最后还是因不安心学习而辍学,家里一点办法没有。最后找到我,我让他来学校试试看。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和观察,我发现这个孩子很有个性 ,通过循循诱导 ,他进步很大,而且喜欢我上的每一门课,也很听话。后来我问他为什么喜欢我的课,他说,你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老师,上课不照本念,你上课虽然时间很短,但教会了我要学的东西,不枯燥,我爱听。上中学后中考时竟在五百多人中位居第五十名,假期里他带着一条烟和一瓶酒来看我(大约三百多块钱),他家里做生意有钱,在兰州请的家教一学期两万,都教跑了,想不到竟在我的小小学校成功了。他对我说,我会记住你,李老师。我非常感动,这就是教育的力量吧。其实他是我教育生涯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这样的浪花还有很多,是他们让我忘记自己的身份,忘记自己的烦恼,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家。让我义无反顾爱上了自己所从事的这个行业。
一个人,一所学校,既是老师,又是妈妈,既要教书,又要管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里外外,大小事儿,都要去做,有时真是身心俱惫。记不清有多少为孩子们处理过伤口,卫生纸用了一包又一包,创可贴用了一盒又一盒。说不上劝返过多少个失学儿童,苦口婆心,口干舌燥,每当一个个失学孩子重新回到课堂时,我会长长的出一口气。无数次放弃节假日,义务为孩子补课,因为有时公事耽搁,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只得放弃假日,为孩子们补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二十多年里,我所教的学校,曾创下“十连贯”的佳绩,五次被评为“乡镇先进学校”,我也得到十五次的乡级优秀教师奖和一次县“园丁”奖,2008年“五一”秦安县电视台对我做了《为了大山中明天的太阳》报道,2011年“五一”又对我做了采访报道。2008年莲花镇党委在全镇发出《向李根柱同志学习》的通知,《秦安教育》创刊号以《爱的奉献、爱的回报》为题报道了我的事迹,我喜悦,我欣慰,但喜悦欣慰之余又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地位的尴尬,生活的潦倒,人生的无奈……这一切的一切,又让我惘然,不知在这条道上到底还能走多远……
莲花镇姚洼村红崖教学点代课教师李根柱
2012年5月1日写在劳动节之际
更多红崖教学点细节详见百家讲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