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2007年度考古发现文化 |
分类: 编辑记事 |
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2008年04月09日
来源:新华网
“许昌人”头盖骨化石断块
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内,出土了距今8万年至10万年的较为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国家文物局根据惯例,将此次发现的人类命名为“许昌人”。此次新发现古人类头顶骨、枕骨、颞骨断片化石共计16块,这些化石复原后可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其眉脊较突,前额低平,枕突隆起,骨壁较厚,保存程度较好。专家们在科学研究后认为,“许昌人”头盖骨的发现对研究东亚古代人类进化和中国现代人的起源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填补了中国现代人起源研究的空白,是我国继南京直立人头骨化石发现之后,15年来古人类化石又一次重大发现。(新华社记者桂娟摄)
河南新郑唐户遗址
南水北调干渠新郑唐户遗址的考古有重大发现:在这座目前国内已知的最大规模的裴李岗文化遗址内发现9000年前古人类最大规模的聚居群,从房屋可推断出当时先人已有相互联系的生产组织。62座房址中有3处是双间房,可算是当时的“豪宅”,首次发现了“一室一厅”的房子,他们还利用自然地势建了绕房排水沟,并发现石器作坊、排水系统、安全壕沟等。(图片来源:郑州晚报)
河南荥阳关帝庙墓地考古发掘现场。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荥阳关帝庙墓地首次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商代晚期聚落遗址,遗址内居住区、手工业区、祭祀区和墓葬区一应俱全,这是我国首次发掘的大面积商代晚期功能齐全的小型聚落遗址,对探讨商代晚期的聚落结构、社会形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华社记者朱祥摄)
洛阳第二文物工作队在对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沿线展开的考古调查中,在洛阳偃师白草坡村发现一处2800平方米的建筑遗址。经文物专家推断,该遗址为东汉早期帝陵陵园遗址的一部分。 (新华社发)
南水北调工程安阳固岸墓地考古发掘工作又获重要发现,该墓地在发掘一座东魏洞室墓时发现了一座完整的围屏石榻。这座以二十四孝子为题材的围屏石榻,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和艺术价值。石屏内壁阴线刻有二十四孝子图,石榻侧面上沿有一道莲瓣浮雕纹饰,中部为12幅浅浮雕图案,内容为青龙、白虎和麒麟等珍禽怪兽。(新华社记者桂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