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2008-04-09 15:46:50)
标签:

2007年度

考古发现

文化

分类: 编辑记事

考古新发现   河南占一半

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2008年04月09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8日电(记者廖翊)经过专家、学者两天认真评审和投票,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于4月日在北京揭晓。

 

    被评为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是: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遗址、河南新郑唐户遗址、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古城遗址、湖北郧县辽瓦店子遗址、河南荥阳关帝庙遗址、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河南洛阳偃师东汉帝陵与洛阳邙山陵墓群、新疆库车友谊路晋十六国时期砖室墓、河北磁县东魏元祜墓及河南安阳固岸东魏北齐墓地。

 

    据介绍,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遗址在2007年的发掘中,于距今8万年至10万年的出土层位发现人类头盖骨化石,这是世界古人类学研究上最敏感时段,对于研究东亚古人类演化和中国现代人类的起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浙江余杭良渚古城是长江下游第一次发现这一时期的城址,是同时代面积最大的古城,其发现为良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视野,为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属春秋中晚期,距今约2500年,出土墓葬棺木47具,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埋葬棺木最多、结构最为奇特的一坑多棺的墓葬。

 

    评选活动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中国考古学会等共同主办,共有25处具有价值的年度考古项目竞逐200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许昌人”头盖骨化石断块

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内,出土了距今8万年至10万年的较为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国家文物局根据惯例,将此次发现的人类命名为“许昌人”。此次新发现古人类头顶骨、枕骨、颞骨断片化石共计16块,这些化石复原后可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其眉脊较突,前额低平,枕突隆起,骨壁较厚,保存程度较好。专家们在科学研究后认为,“许昌人”头盖骨的发现对研究东亚古代人类进化和中国现代人的起源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填补了中国现代人起源研究的空白,是我国继南京直立人头骨化石发现之后,15年来古人类化石又一次重大发现。(新华社记者桂娟摄

 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河南新郑唐户遗址

南水北调干渠新郑唐户遗址的考古有重大发现:在这座目前国内已知的最大规模的裴李岗文化遗址内发现9000年前古人类最大规模的聚居群,从房屋可推断出当时先人已有相互联系的生产组织。62座房址中有3处是双间房,可算是当时的“豪宅”,首次发现了“一室一厅”的房子,他们还利用自然地势建了绕房排水沟,并发现石器作坊、排水系统、安全壕沟等。(图片来源:郑州晚报

 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河南荥阳关帝庙墓地考古发掘现场。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荥阳关帝庙墓地首次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商代晚期聚落遗址,遗址内居住区、手工业区、祭祀区和墓葬区一应俱全,这是我国首次发掘的大面积商代晚期功能齐全的小型聚落遗址,对探讨商代晚期的聚落结构、社会形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华社记者朱祥摄

 

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河南洛阳偃师东汉帝陵与洛阳邙山陵墓群 

洛阳第二文物工作队在对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沿线展开的考古调查中,在洛阳偃师白草坡村发现一处2800平方米的建筑遗址。经文物专家推断,该遗址为东汉早期帝陵陵园遗址的一部分。 (新华社发

 

 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新发现的以二十四孝子为题材的东魏时期围屏石榻

南水北调工程安阳固岸墓地考古发掘工作又获重要发现,该墓地在发掘一座东魏洞室墓时发现了一座完整的围屏石榻。这座以二十四孝子为题材的围屏石榻,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和艺术价值。石屏内壁阴线刻有二十四孝子图,石榻侧面上沿有一道莲瓣浮雕纹饰,中部为12幅浅浮雕图案,内容为青龙、白虎和麒麟等珍禽怪兽。(新华社记者桂娟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