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智立身的陈平(一)

(2007-11-01 15:34:41)
标签:

人文/历史

西汉名相

分类: 精品荟萃

以智立身的陈平(一) 

 

 以智立身的陈平(一)

 

 

冯立鳌(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

 

  陈平是汉军中几与张良相并列的谋士。他是阳武县(今河南原阳县)人,家在户牖乡(今河南兰考县东北)。陈胜反秦时,其部将周市攻下魏地,立魏咎为王,陈平与一伙年轻人赶往临济,奔投魏咎,被任为太仆(管理车马的官)。他向魏咎献策,不被信用,于是投奔项羽,跟随项羽入关破秦。被赐卿爵,不久立功被拜为都尉,后来因殷王司马卬降汉一事受到牵连和追咎,他惧而逃亡,在修武(今河南获嘉县)投归刘邦,不断受到重用,从汉都尉一直升任丞相。陈平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扶持了汉军,使刘邦在多次危难中免于厄运,死里逃生,他是西汉立国不可缺少的功臣。

 

一、品行受非,谗言难毁

 

  陈平在武修投奔汉军,通过刘邦的近臣魏无知求见刘邦,刘邦一并召见了陈平等七人,赐予酒食,说:“吃罢饭,就去客舍。”陈平说:“我为要事而来,所说的话不能过了今天。”刘邦与其交谈,非常喜欢,因而问道:“你在楚军担任什么官职?”当知道他为楚军都尉时,当即任他为汉军都尉,并让他做自己的骖乘,并典护军。都尉是比将军略低的武官,骖乘为车主的陪乘与护卫,护军的职责是监督和协调各将领的行动。陈平初见刘邦,不仅获得了与在楚军中同样的都尉之职,而且一下子成了君王的身边近臣,且负监督诸将之责。他的才华一开始就得到了刘邦的高度赏识。

 

  陈平被任用后,汉军众将喧哗起来,大家说:“大王当天得到了楚军的逃兵,不知他的深浅,就与同车相坐,反而让他监督我们老资历的将领!”刘邦听说后不为所动,更加亲信陈平,与他东击楚军,到达彭城,兵败退还荥阳后,任其为亚将,陈平成了次于主将的将领。

 

  周勃、灌婴等汉军故旧部属对刘邦说:“陈平是个美男子,就像头冠上的美玉,只能做装饰,腹中未必有货。我们听说陈平过去在家里时,就与他的嫂子私通;事奉魏王,与人不和,投奔楚军;到楚军又不中意,逃来降汉。大王器重他封给官职,让监督诸将领,听说他接受将领们的金钱,送钱多的人得到好处。这是个反复多变的乱臣,请大王审察。”周勃等人的言论除对陈平的实际才能表示怀疑外,着重于对其品行的诋毁,一是说他有背人伦之礼;二是说他仕主不终,反复无常;三是说他利用职权受贿营私。在人们特别看重忠臣不二和男女之防等传统伦理的社会,对于初来汉军、不为人识的陈平,这些诋毁可谓击中死穴、刀刀滴血。事实上,陈平的哥哥陈伯曾为弟弟而逐妻,个中原因全属局外人的猜测;陈平自魏投楚,又仕楚归汉,这是已有的事实;任职受贿之事亦非空穴来风。陈平出来乍到,却被任要职,后来居上,本来就招致了不少的嫉妒,他身为刘邦近臣,大概我行我素,忽视了对一批故旧之臣的热捧与附和,终于被嫉妒者揪住了辫子,新帐老帐一起算。陈平的个人命运在此受到了严重的考验。

 

  刘邦听到周勃等人的言论后,心中疑惑不定,他召来引荐人魏无知,加以责问。魏无知回答说:“我推举的是陈平的才能,陛下所问的是他的品行。假如有像尾生、孝已那样良好品行的人,而对战争的胜负起不到作用,您有闲工夫任用他吗?现今楚汉相持,臣推举奇谋之事,考虑的是他的计谋是否有利于国家,至于盗嫂受金又何必疑虑的。”刘邦是放心不下陈平的品行而询问魏无知,魏无知对陈平的品行未置可否,但却提出了一种独特的用人观。他认为战争时期的用人应该着眼于他的才能。只要有才者能为我所用,其个人品行是无足考虑的。历史传说中,战国时的鲁人尾生,与一女子约会于桥下,女子未来,河水上涨,他仍不离去,抱住桥柱被淹死,以坚守信约而知名。孝已是商高宗武丁的儿子,以孝顺知名。魏无知举此两人为例,是要说明品行不应是战时用人的尺度。传统的用人观主张德才兼备,甚而更看重德行的方面。魏无知实际上回避了刘邦的询问,转而阐述了一种切合眼前实际、突破传统、独树一帜的新型用人观。这一思想被后来三国时代的曹操发扬光大,曹操在公元210年的《求贤令》中表示:“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其中明确肯定了魏无知对陈平的荐举,公开表明了不计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观。

 

  刘邦当时可能并未完全认可魏无知提出的新观念,他又召来陈平,隐去私通家嫂一事,就事奉三主和收受金钱两事相责问。陈平回答说:“我事奉魏王,魏王不能采纳我的建议,所以改事项王;项王所信用的都是项氏本家和妻之兄弟,即使奇谋之士也得不到重用,我因此离开楚军。听说汉王能够用人,故来归降。我赤身而来,不接受金钱就没有费用。如果我的计策有可取的您就采用,如果没有可采用的,所收的金钱都还在,请封存起来送交官府,我请求辞职。”

 

  陈平并没有否认自己事奉魏、楚和收受金钱之事,而是出乎意料地承认,对刘邦表明了胸无所藏、心无所愧的坦荡。他在说明事奉三主一事时,公开表明了“贤臣择主而仕”的观念,说明自己以是否受人信用为择主的原则,暗衬出自己不是止为衣食所谋、会随便以身许主的庸碌之辈,也透露出了对刘邦的最终依附。事实也是,陈平在正受秦军围攻的临济投奔魏咎,不乏一片赤心,陈平献出的计策非但未被魏咎采纳,反而招致人们的谗言,心高气傲的陈平不得不离魏而去。在项羽的楚军中,陈平曾受命率魏军在楚国的旧部,以少量兵力击降了背楚联汉的的殷王司马卬,被项羽拜为都尉,并受赐重金,说明功劳不小,但不久司马卬在刘邦出关东进的攻势下兵败附汉,项羽一怒之下,准备诛杀先前平定殷王的将吏,陈平无端受到追咎,他大概早已不满于项羽的用人方式,见自己被人怀疑,性命难保,于是封裹了所受的黄金和印信,派人送还项羽,只身逃走。陈平先前在鸿门宴上与刘邦有过一面之交,当时刘邦借口入厕,离席出逃,陈平曾受项羽之派外出寻召。在楚汉分争的大势下,他离楚投汉,不是没有原因。总之,事奉三主,跳槽两次,对于陈平事出有因,也是一位才志贤士迫不得已的选择。

 

  在说明收受金钱一事时,他充满了对自己所献计谋的高度自信,认为自己将计谋献于汉军,在需要金钱之时得到金钱,受之无愧。陈平受金的途径自然是不正当的,也许是当时的人们逢事情只考虑结果而不计较途径,或者是两人疏忽了这一问题,刘邦竟然认可了陈平的行为。陈平在对两件事情的说明中以自己的才能为立足点,这曾是他敢于反传统行事的基点,也是刘邦对他破格任用的基点。他的说明和魏无知的新观念在本质上不谋而合、毫无二致,使刘邦听后大受感悟。

 

  刘邦本是要责问陈平的,听了陈平的表白,他当面道歉,送给丰厚的赏赐,拜为护军中尉,爵位升高,监督所有将领,将领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陈平以他的才能立身行事,在受到众人诋毁的关键时刻,又以自己的才能销蚀谗言,出色地保护了自己。

二、屡出奇计,智克厄难

 

  陈平归汉当在刘邦还定三秦,出关与项羽开始争战的公元前205年。不久经历了彭城之败,汉军在荥阳相持的形势处于明显的下风,刘邦常常被困孤城,性命不保,依靠陈平的出奇计策,刘邦数度脱身而逃。

 

  公元前204年,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断了运粮通道,难以久持,他请求双方以荥阳为界,罢兵讲和,项羽准备答应,楚军谋士范增力劝项羽围城急攻。为了除掉范增,陈平向刘邦献了一计:项羽派使者入城,刘邦准备了丰厚的食物招待,等见到使者后,佯装惊异地说:“我以为是范增派来的使者,却原来是项王的者。”并让人撤走菜肴,换上了粗劣的食物。项羽听到使者报告的这一情况,对范增大起疑心,对其急攻荥阳的建议也不再听从。范增见项羽怀疑自己,怒而离去,病死于回彭城的途中。项羽身边唯一的谋士就这样被轻易除掉。这一计策是在国人十分看重的食物和礼节上搞差别、做文章,佯以不经意的方式透露给项羽一个毫无根据的事情:范增私与汉军联系,且关系紧密。利用项羽的多疑,巧使反间,使力主攻城的范增在无所知觉中受到怀疑和疏远。

 

  陈平认为,项羽身边的忠直之臣除范增外,只有钟离眛、殷周、龙且等数人,他建议刘邦拿出数万斤黄金施行反间。刘邦给了陈平四万斤黄金,让他任意使用,不过问如何支出。陈平以大量黄金向楚军派出间谍,宣扬说钟离眛等将领为项王立有大功,但不能封地为王,他们想要联络汉军,消灭项王、分地称王。项羽果然怀疑钟离眛等人,不再信用他们。陈平凭借刘邦对他的信任支持和他对楚军内部关系的了解,以重金收买间谍,散布极有针对性的言论,收到了分化瓦解、削弱楚军的效果。刘邦花掉数万黄金,代价的确不小,但在生死攸关的战场上,能以重金削弱敌人的强势力量,实现保护自己的目的,也是非常划算的。

 

  在项羽围困荥阳,情况危急的关键时刻,陈平再出一计,他让将军纪信装扮成刘邦,坐着汉王的黄屋车,晚上带着二千多披铠戴甲的妇女出东门,诈称投降。围城的楚军高呼万岁,皆来东门观看,刘邦则带着陈平等几十名随从乘机从西门逃出。他们摆脱楚军,进入关中,收集散兵后又重新出战。面对城破被俘的危机,陈平舍城保帅,他利用楚军对胜利的预期心理佯顺其意,扮假诈敌,为刘邦创造西门突围的机会。这一计策实在是为已经山穷水尽的刘邦设计出了柳暗花明的脱生之路。

 

  前203年,韩信攻破齐国,派人到荥阳前线请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以便他镇抚齐国。刘邦方受困于荥阳,见韩信之请怒而大骂,陈平与张良暗中踩刘邦的脚,附耳相告,刘邦醒悟,厚待齐使,当即封韩信为真齐王。陈平认为,在汉军战场不利的情况下,并不能真正地制止韩信称王,韩信既然有名号之请,不如顺其心愿,益发做个人情,使他为汉守齐,不致生变。刘邦采用此策,最终稳定和拉拢了韩信,为汉军胜楚争取到了一股极重要的力量。前201年,楚王韩信与刘邦的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汉军准备征讨又恐不能取胜,陈平又向刘邦献了伪游云梦之计,解决了问题。

 

  前200年,刘邦率30万汉军征讨匈奴,因情报失误,进军至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被匈奴40万铁骑包围,七天得不到食物,十分危险。陈平向刘邦献出密计,他让画工画下美女,派使者送给匈奴单于的阏氏(匈奴王后),对她说:“汉有美女如此,今皇帝困急,欲献之。”阏氏怕其夺己之宠,急劝单于解围。陈平此计是空中指花,挑起阏氏的忌妒心,把匈奴单于的后宫矛盾用来服务于自己的战争目的,充满着奇妙的想象。刘邦平城突围后,感激陈平,改封其为曲逆侯,地在今河北完县东南。

 

  陈平后来还以护军中尉身份随从刘邦平息陈豨和英布的反叛。史传他六出奇计,六次增封,又说“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陈平献给刘邦的计策有些没有被记载流传下来,人们知道的并不是全部。作为护军中尉,他事实上始终是刘邦险难中的救星。

 

  陈平先前在离楚投汉的途中,只身一人自小道持剑而逃,过河时,划船的人见他一表人材,又单身独行,怀疑他是逃亡的将领,认定他腰中藏有金玉宝器,以目注视,想要杀掉他。陈平惧中生计,他脱掉衣服,赤身帮助撑船,船夫见他一无所有,才没有动手。在这里,他因自己的外表和装束而被误作持金之人,性命受到威胁,身在船上,没有自卫成功的保证;向对方说明自己身上无金,会让对方感到有“此地无银”之嫌,并且会有恶心被窥、无地自容的恼怒,绝不会有好的后果。机智的陈平佯装撑船,脱掉衣服让对方观看,使对方自己得出客身无金的结论,免掉了一场性命之灾。为撑船而脱衣顺理成章,船夫由此知道了陈平无金的事实,又无恶心被窥的恼羞,且陈平撑船表面上有对自己的急渡之利,又有帮助船夫之功,可谓天衣无缝地化解了恶斗。陈平的计谋既解汉军之困,又免自身厄难。

 

  陈平曾说过:“我多于诡秘的计谋,这是道家所禁忌的。”的确,《老子》一书中提出:“智慧出,有大伪”,认为智慧是产生奸诈的原因,因而提倡“绝圣弃智”。陈平年轻时就喜好道家学说,但却走上了以智立身的道路,他因此而认为自己会积下阴祸,后世不得长久。无论如何,他的许多计谋曾经“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司马迁语)对汉朝的立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