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月河眼中的范蠡:无业游民?

(2007-09-24 09:44:42)
标签:

我记录

情感空间

人文/历史

文化

 

二月河眼中的范蠡:无业游民

宛新

    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立群主讲的“范蠡”专题已经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播出。孙教授对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中国古代成功的商人范蠡的解读可谓妙语连珠,但他忽视了一个细节,这就是范蠡的出身以及他怎样从楚国宛城(今河南南阳)的一个无业游民摇身一变成为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日前,著名作家二月河在一次演讲中就提到了这个问题。曾有人问二月河,你生活在范蠡故里,又研究了大量史料,为什么不写一本关于范蠡的小说呢?二月河在其演讲中这样说:“范蠡出生在宛地,他20岁时还没有正当职业,但却受到了宛令文种的接见。又过了几年,文种就应范蠡之邀一起到了越国。这一点就让人捉摸不透,当时文种是堂堂正正的楚国地方官员,他怎么会和街头的一个无业游民混在一起,最后竟和他一起叛逃出国呢。这就好比让今天南阳街头一个三无人员去找市长商量咱们别在这儿呆了,一起到美国定居怎么样?这显然太荒唐了吗?”

  二月河表示,他就是因为无法向读者解释这一不可思议之举,才放弃了创作的打算。“我们写历史小说要符合真实的历史,但也要尊重艺术的创作规律。就拿范蠡和文种这种荒唐之举来说,如果仅为了追求真实的历史,就无法让生活在2000多年后的现代人接受这一史实。因此我们要寻求的是一种大历史,也就是在尊重人性、人格的真实性的基础上,艺术地再现当时的历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