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平遥古城墙之“马面”说起

(2014-03-17 13:17:24)
标签:

防线

于主

弱点

石头

土方

分类: 平遥的故事

http://s6/mw690/001reAvzzy6HnogLDMN35&690山西平遥是我国的一座古代县城,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我国现有21处世界遗产之一。整座城墙由墙身、马面、垛口、城门和瓮城等构成。城墙顶部则分布有敌楼、角楼和城垛等建筑物。全城共有六道门,南北各一门,东西各两道门,每个城门都建有重门瓮城,也即每门皆有内外两道门。

由于原来的城门年久失修,逐渐被雨水冲来的淤泥堵塞,如原北门已有4/5被堵死了。为了方便人们的进出,解放后人为地陆续在城墙上又分别开凿了新南门、新北门、新中东门和新下西门,使城门的总数达到了十个之多。

城墙是古人用来抵御外敌人侵的重要屏障,包括护城河和城墙水陆两道防线,并利用城墙上的敌楼、角楼和城垛等城防设施,守城将士们用弓箭、火炮和滚石等武器来阻击敌人。在古代没有挖掘机、推土机和吊车等大型施工机械的条件下,当时只能依靠人挖肩扛的方法施工,建成此城墙实在是一项毫资费力的巨大工程。

当你到平遥旅游时,仔细观察一下古城墙就会发现,古人在建筑设计和施工方面非常高明,既达了到让城墙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值,又作到了施工过程中最省工、省料,充分彰显了古人的聪明才智。http://s6/mw690/001reAvzzy6HnojTBD7c5&690

修城墙和挖护城河是其中两项土方量最大的工程,古人将两者的施工有机配合,同时进行,即把挖护城河取出来的土及时就近运去修城墙。城墙土必须是一层一层地夯实后再逐渐加高,为了达到更加夯实坚固,要求其土质必须是潮湿的才行,干土是很难砌成墙的。挖护城河时向地下挖出来的土肯定是潮湿土,加之不需要远距离和长时间的运输,使土让中的水分不会蒸发,于是省去了必须向筑墙土中洒水的繁重工序,从而达到既大大节省了劳力,又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古代将士们守城时,为防止敌人用弓箭和土炮等进攻时受到伤害,必须通过敌楼、角楼和城垛的小窗口向外射击或投掷石头。然而,一旦敌人冲到了城墙外根底时,便无法看到并射杀敌人了,于是此处便形成了“死角”,为解决这一致命的军事设施弱点,古人将城墙每间隔一定距离便向外伸出去一部分,其外形看上去很像马的长脸,故名“马面”。

http://s11/mw690/001reAvzzy6HnomOy5cda&690马面的作用有三:一是加固城墙,人们常见的“瓦楞纸”和“螺纹钢”,就是利用物体局部规律性地加粗,而达到整体都加粗的同样功能的典型物体。二是因建在城墙上的敌楼位置突出于主体城墙外,从而可以在此看清楚城墙外处于“死角” 处的敌人。再是将敌楼位置外移后,为城墙顶面有限的主通道幐出了空间,便于列队官兵和战车的顺利通行。

我们居住的楼房顶上,每当下雨或降雪时都会产生不同量的雨水需要及时排出,所以在楼前、楼后的墙壁上都掛置了落水管,其目的就是为了在排水过程中,避免雨水浸湿墙壁,因为一旦墙壁被浸水变湿后,不仅会受损而缩短其寿命,而且会渗透到内部造成二次伤害。

再来看古城墙,为了让外墙更加笔直坚固,不容易遭到挖凿,在土城墙的外表面砌了一层砖墙。城墙顶上的雨水排出方式也与楼房截然不同,为使外墙不留下任何可供攀爬和登踩的痕迹,所以在外墙上不作任何排水设施,只允许顶上的积水向内排,但城墙内是裸露的土墙,更经受不住雨水的冲刷,于是在每个出水口处都用砖砌了一道流水渠。细看就会发现该水渠渠并非用砖平面砌成,而是呈挫板状结构,这样做可以让流水逐级减压,使水的流速减缓,从而大大地降低了落水对城墙根基的冲刷与破坏程度,起到了保护城墙的功能。

                               http://s13/mw690/001reAvzzy6HnorYJwo9c&690

我的博客查找方法____"平遥老刘"四个汉字分别输入百度、新浪或搜狐等网站,点击一下,便可在其首页的前面找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拍马屁
后一篇:蛛丝马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