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岁半的豆豆有“三怕”

(2009-07-23 13:59:29)
标签:

育儿

豆豆

分类: 与儿共成长

2岁半的豆豆有“三怕”

1、第一次穿跆拳道的衣服,便自创了这个“豆”式姿势,令人惊喜!

2岁半的豆豆有“三怕”

2、你的笑容印在我的记忆,你的胆怯刻在我的心怀,妈妈想教你勇敢!

2岁半的豆豆有“三怕”

3、纯真如你、清澈如你,妈妈牵着你的小手,伴你一路微笑、哭泣~~

2岁半的豆豆有“三怕”

4、妈妈说:爱自己,你总是跟着说:爱别人,我很棒,很勇敢,妈妈知道!

 

 

2岁半的豆豆有“三怕”

 

5、妈妈知道在长大的历程中有快乐和悲伤,有勇敢和胆怯,妈妈等你长大~~

   

    7月23日,豆豆两岁半12天,套用早产儿年龄计算公式,严格的说也就是2岁3个月12天,呵呵~~2岁多的豆豆一副小反叛的模样,事事有他自己的主意,天不怕地不怕。可是,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豆豆有三个“超级怕”,害怕的时候与平日里的形象反差之大,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第一怕:豆豆怕吵闹。脾气急是我跟老公的共同特点,相约有了豆豆之后我们互相改变,可还是把这一特点遗传给了豆豆。脾气急、逆反心理强,是豆豆近阶段的处世风格,若他做了什么危险的事情你训他,他一准跟你瞪眼,嘴里屋里瓦拉的说着一些理由。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人家也就乖乖了。他怕大人吵他,也怕大家之间吵闹。有次,豆爸跟我开玩笑我们打闹着,全然没顾豆豆的存在。豆豆吓坏了,以为我们在打架,恐惧的眼神冲着我们一顿“屋里瓦拉”,我们大惊,赶忙跟他解释,以后再不在他面前面前肆无忌惮的玩闹了,至少在他不懂事的年龄。

    第二怕:豆豆怕太阳能的蓬头。豆豆每天都吵着要洗澡,起初是站在澡盆里不坐下,后来是坐下了不出来,我和奶奶都担心他着凉,软硬兼施,人家就不就范。我急了:“豆豆,再不起来妈妈拿蓬头喷你哦!”豆豆吓得赶紧站起来了,“噌”的一下子跳到了奶奶身上。自此,豆豆怕蓬头怕得紧,任凭我说尽蓬头的好处,他就是怕,我都悔青了肠子了。

    第三怕:豆豆怕马桶。在奶奶家的时候,豆豆养成了良好的如厕习惯,小便自己跑到卫生间脚后跟踮起老高,刚刚能尿进马桶里,然后自己按开关冲水,天天乐此不疲。偶尔还扶着墙,屁股靠在马桶上“嗯嗯”拉巴巴。搬到新家后,莫名其妙的,豆豆就是跟新家的马桶过不去。在新家偌大的卫生间里,马桶还是马桶,豆豆却喊:马桶啊,怕怕啊!我告诉他,马桶还是马桶,拉巴巴的地方,跟奶奶家那个马桶是一样的,都可以冲水。任凭我把马桶说的天花乱坠,他丝毫听不进去,洗澡的时候一定要盖上马桶盖子才进卫生间。我偶尔跟同事说起此事,同事说,是不是新家的马桶大一些,豆豆在自己去拉巴巴时候不小心掉进去过。“没有,没有!”豆豆起初连卫生间的门都不进,后来因为想洗澡,才勉强进去的。

    令人费解的“宝宝怕”现象,我们来听听有关人士的分析及解决办法:

    案例分析:慢慢化解宝宝的恐惧情绪

  宝宝表现

  宝宝到了2岁左右,随着进入第一反叛期,他们的恐惧情绪也逐渐显露出来,而且还相当明显。他会突然变得十分胆小,害怕黑暗,害怕陌生的物体,害怕动物。和他平时动不动“我自己”不同,每每这个时候,他就会跑到爸爸妈妈身边寻求保护。

  这种退化行为与反叛期犟头犟脑的表现反差实在太大,让爸爸妈妈又好气又好笑,甚至还使一些父母产生了疑惑:难道孩子的心理有问题?

  原因分析

  宝宝伴随反叛出现的恐惧情绪,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

  这个时候宝宝恐惧情绪的发展,正与反叛期有关。长到2岁左右,宝宝可以熟练地走路了。他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对周围世界进行探索,不愿意再受大人的束缚,表现为地十分“叛逆”。

  正是由于他还缺乏经验,单独行动存在不少的危险性,因而孩子会本能地对陌生事物、黑暗等让他感觉不可知、无法把握的、陌生的事物和情境十分害怕。这种伴随反叛期出现的恐惧情绪,其实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

  动物世界也有这样的例子,刚刚学会走路的小豹,胆大的往往会因为碰到别的动物、落崖等意外而夭折,反倒是胆小谨慎的小豹子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恐惧胆小也是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防御本能。

  宝宝可能惧怕的事物

  这个时期宝宝惧怕的事物,主要和自己个人的安全有关。

  自然现象:噪声,火,水(游泳时害怕下水),黑暗。

  身体行为:痛(打针),身体突然失去支持(坠落),突然移动(滑滑梯)。

  周围环境:陌生人,陌生动物,想象出来的怪兽。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加,恐惧的对象也会发生变化。和个人安全有关的因素会逐渐淡化,而和社会关系有关的恐惧明显增加,譬如,他们会害怕别人的嘲笑和轻蔑等。

  贴心叮咛

  宝宝的恐惧虽然是一种负面情绪,但对宝宝的人身安全具有积极意义,而且这种莫名的恐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退,爸爸妈妈不用担心。

  不过,也不要跟着小题大做。

  做一个体贴的爸爸妈妈

  提供安全依恋

  宝宝和亲人之间具有一种有亲情相联的心理关系,亲人自然然成为宝宝寻求保护的首选目标。当宝宝感到恐惧,到大人身边寻求保护时,爸爸妈妈要有足够的敏感,及时给予宝宝帮助。一个微笑、一个抚摩就可以安慰宝宝。

  爱心提醒:不要因为在大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对孩子麻木迟钝,漠不关心,敏感细心的爸爸妈妈才能给宝宝提供“安全港湾”。

  避免两种错误:

  忽视宝宝的恐惧情绪,宝宝寻求帮助时,不以为然,甚至训斥他胆小;

  竭力安慰宝宝,夸大事件的严重性,强化孩子的恐惧,使他把负面情绪和事件永久性联系起来。

  锦囊妙计:关注的重点是马上转移宝宝的注意力,不知不觉地淡化他的恐惧情绪。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事物

  等宝宝的情绪稳定下来后,爸爸妈妈可以陪着宝宝一起慢慢认识让宝宝恐惧的事物,帮助他认识事物的功能和名字。随着对事物的深入了解,宝宝自然就不怕了。

  贴心提示:万一你竭力开导、耐心解释,宝宝依然恐惧,不要着急,不要生气,给他一个安慰,给他一些时间,让宝宝慢慢探索,慢慢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