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教育脾气冷处理安琪儿 |
分类: 育儿专题 |
近段时间以来,安琪儿有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脾气好像变得越来越坏了,在家不能受一丁点儿批评,稍不如意就发脾气,一发起脾气来,就双手乱舞开始打人,有时被打得还真疼,想想就让我窝火,头疼。脾气发作不仅严重损伤孩子的情绪和生理状态,而且还让我们父母深感懊恼。
我不知道是不是她的第二心理叛逆期到了呢,还是我们平时的教育不当造成的?或是兼而有之?
一直以来,我家对孩子的教育就存在着严重的分歧,这在我的博文《是妈妈心态软,还是爸爸的的心太狠?》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979d1b0100fejw.html?tj=1里就提及过。我主张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孩子的爸则认为孩子不听话,不讲道理,乱发脾气,就得打,打了让她知道错,才会下次不再犯。小的时候不打,长大了就更不得了了,管不住她了,将来这样的坏脾气到了社会上要吃苦的,我们家长也会跟着遭罪。这就是琪爸的观点。
我一直都不认同,觉得孩子不是打出来的,是用适合的方法教育出来的。我一直认为,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尽量施教育爱,而不要过分溺爱。
我也知道教育孩子,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是很不好的,甚至可以说后果也是很严重的。也知道,家庭成员在孩子犯错误时,应该保持一致的态度,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对孩子采取冷处理,应该爸爸妈妈一起进行,不能爸爸这边用冷处理对待,妈妈那边又哄又安慰,如果这样,对孩子的冷处理就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也会让孩子形成一种依赖,下次爸爸再批评她,她会去找妈妈当保护伞,越发的肆无忌惮。
可我实在不能认同琪爸的所谓育儿理论,曾多次试着和他沟通,希望她能接受我的育儿建议,但往往是遭到拒绝,甚至会说我“你就这样惯着孩子吧,你把她惯坏了,总有一天你会管不了她的,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或者是“你这不叫教育,你这是在溺爱孩子,你会害了孩子的。”她是希望我能配合他的“打”的教育,就是俗话说的“一个拿刀,一个拿盆”,甚至还说我们小时候不听话,也挨父母打了,不也没事吗,没有感觉受到什么心理伤害嘛。
也许是受到这种不良家庭环境的因素,孩子慢慢变得乖戾,爱发脾气,哭闹你不理她,甚至开始摔东西,打人。所以时间长了,我的脾气也被孩子惹暴了,多种方法不凑效之后,也会表现出很生气,也会抓住她向我乱舞的双手,对她咆哮,斥责孩子。虽然我也知道这对制止孩子的行为是毫无作用的,甚至会适得其反,但当时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有时想想我们大人生气的时候都往往控制不住自己,又何况是孩子呢?最好的方法当然就是把孩子的发脾气控制在萌芽状态,可这说起来容易可实施起来却难啊。
而且这种现象现在愈演愈烈,有不断发展壮大之势,我真的很担心,担心孩子是否能够真正的“身心健康”的成长?
我不知道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是一种叛逆呢,还是缺少安全感造成的?
举个例子吧,昨天晚上要睡之前,琪爸让孩子把睡衣穿上,怕夜里孩子蹬被子,万一着凉了。孩子拿着睡裤就在琪爸身上扫了一下,琪爸就说,“快点穿上,穿了赶紧睡吧。”也许是孩子觉得这样好玩,就又继续了一下,或是听了她爸的话有点不爽吧,开始和她爸“手舞”了,开始琪爸还是忍着的,可过了一会儿,就听到父女俩“闹”开了,安琪儿就开始发脾气了,开始打人了,惹得琪爸“啪”的一下就在孩子的屁股上打了一巴掌。我在旁边拉都没来得及。我连忙把孩子抱在怀里,防止孩子大声的无休止的哭。我一抱在怀里,孩子立即就一点都不出声了,躲在我怀里显得楚楚可怜。我那个心疼啊,气恼啊,真是无法形容。可琪爸还在旁边说着“你就捂着她吧,你这是在溺爱孩子,你这样她会越来越不听话的,老觉得你是她的靠山,你会害了孩子的。……”我一句话都没说,我不想在孩子面前和他有争执,这点对教育孩子也是不好的,所以我只是静静的抱着孩子。
过了好一会儿,孩子的情绪稳定了,要睡了,我轻轻的安抚着孩子,对她说着些道理,让她以后不要乱发脾气,发了脾气会惹爸爸妈妈生气的,而且乱发脾气是不好的。发脾气时打人更是不对的,打人的行为是不好的。当然爸爸打了你也不对,但是是你先发脾气打了爸爸,惹爸爸生气了。这个时候,安琪儿都是很乖顺的,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对,还主动对我说“妈妈,我向爸爸道歉吧。”“恩,真是好孩子”开了灯,让她对爸爸承认错误,保证以后不再打人,不再打爸爸了。开始时还没有勇气说出口,在我的一再鼓励下,终于开口向爸爸道歉了,爸爸也接受了她的道歉,原谅了她。孩子后来很快就睡着了,睡得很香。
而我却睡不着,和琪爸说了很多,希望以后要统一意见,不能搞分歧,而且坚决不能用的“打”的方式教育孩子,这是最最弊大于利的方法。越是打,越是会让孩子变得脾气暴躁,还动手打人。
看到有资料上说孩子往往会因为不受理解而发脾气,五岁以上左右,由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所以开始从父母那儿学会责骂、粗暴语言、粗暴行为、失去耐性。所以我觉得作为家长就更不能以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如孩子被打骂得越多,就越会增长她的这种发起脾气来就乱打人的毛病。最最需要避忌的是,如果父母不但没有反省自己的态度,反而将注意力放在指责在孩子的哭闹脾气上。有时更是批评、讽刺、指责孩子多话、牙尖嘴利没礼貌,打人是个坏孩子不讨人喜欢,如此一来,孩子转而不敢表达自己,收藏自己内在的感觉,闷在心里。这样就会变得更加的难以教育了。
当然也看到有的早教专家说,“一般来说,孩子发脾气的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如果你的孩子发脾气,不要自责自己教子无方。每个孩子养成这习惯的原因不同,家长可采用不同的方式预防。”
但愿如此,当然我也在深刻检查我们父母的平时对孩子的言行,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得当。找出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多跟孩子交流,多观察,希望减少她的发脾气,减少她有时让我很头疼的逆反行为。
不管怎样,我还是反对打孩子。看到很多资料而且我也认同,如果仅靠武力或简单粗暴的方式来面对孩子,对孩子的发展将是极其不利的,对孩子来说也是极为不公平的。动手打人、或对孩子瞪眼睛都会使他丧失安全感,安全感欠缺的孩子将会缺乏自尊,不相信成人能管理好自己,也不愿意接受管理,不愿意学习和遵守社会规范,不能与人友好相处,他们会用自己所接受的对待来对待他人……这些都是很危险的,一旦形成就很难教育好了,要花很大的代价或许才能换回一点小小的改变。
在教育孩子上,我一直在学习,在和别人探讨。也了解到,孩子的打人并非出于品德或观念的错误而是可能很多原因的。
一是模仿,比如说父母经常用这种方式对待她,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孩子会因模仿而出现同样的行为;
二是强化。如果孩子经常用打人的手段能获得他想要的东西,就会强化他这种行为,并经常出现;
三是教育方法不对。就如是上面第一点所说的情况。所以对于我们父母来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所产生的影响。
想要改变孩子的这种行为习惯,第一要尽量淡化,告诉孩子这个行为是不好的,父母和周围的人都不喜欢,然后少提这事,孩子打人时给个白眼,一个愤怒的表情就行了。
第二,转移兴趣,丰富生活,培养他某些闪光点,让孩子慢慢忘记打人。
第三,还可以利用故事、儿歌及其他形式向宝宝灌输道理,使宝宝慢慢知道,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或者通过采取短时间地剥夺其游戏权利或将好吃的食品、好玩的玩具暂时没收的方法,使孩子认识到打人对自己对别人都是不好的,大家不喜欢,只有不打人了,家人才喜欢,小朋友们也才乐意和她玩,以帮助她改正缺点。
第四,对于孩子行为转变过程中的点滴进步,成人都应及时给予鼓励,孩子有了进步,家人要高兴地拥抱他,奖励他,说他是好孩子。这就是积极暗示!
而且还应记住,对孩子的教育和鼓励都应该在事前事后进行,这样效果好。在孩子正哭闹的时候,她对任何话都是听不进去的。所以先前我是等孩子情绪稳定下来了,才开始跟她讲道理的,她也很快就想到要向她爸爸道歉。
我家安琪儿只有在家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幼儿园里或是带到外面去,从来不会出现这种不讲道理,乱发脾气,甚至动手打人的情形。所以我也想到,可以和幼儿园的老师沟通,让孩子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的反思:就是要始终坚持要有一个正确的爱孩子的态度和方法,用科学爱育人。在以后的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与孩子常用“低声”语言。如果父母做到文静庄重,积级认真,效果就好。表示态度坚决,也不用高声,只要在表情上下功夫既可。该严就严,该批评就批评,该冷淡就冷淡。而且要有一个家庭好的儒染环境。做父母的本身应以身作则,应紧记不要经常发脾气,不宜太情绪化,大吵大闹。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如果父母本身常闹脾气,孩子肯定受影响。因此,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气氛,让孩子保持积极情绪,控制不良的情绪爆发。这一点我自己首先要努力去做到,同时还有花大功夫去劝说琪爸,让他也改变“打”孩子的教育方式,形成统一的思想,才能保证这种科学爱的教育方式顺利进行。
总结起来,孩子会出现现在这样的令人头痛的行为,我们做父母的有很大的责任啊,难除其咎啊。也因此印证了那句“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孩子的父母”。
前一篇:灰太狼身上的闪光点(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