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循规需要有些较真的公民
(2011-07-10 14:44:31)
标签:
杂谈 |
如果只看这一条新闻信息,我们肯定为广州市建委能够虚心接受市民意见的诚恳所感动。因为就连新闻中的主角“拇指妹”区
可这只是整个事件的一小部分而已。广州市建委今日的“亲和”,来自区佳阳两个月遭遇“踢皮球”的艰辛。媒体报道,今年4月下旬广州市建委宣布拟投入1.5亿元升级改造当地光亮工程。5月9日,女孩区佳阳致信广州市建委申请公开光亮工程可行性报告,为了这个申请,她奔波了近两个月竟没任何成效,一路屡遭“踢皮球”,每个部门都说与自己无关。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促使广州市建委态度的大转折,但看到区佳阳和广州市建委主任面对面谈话,竟没有一丝愉悦的感觉,心里更不是一个滋味。我们需要一个政府的回应,却要如此曲折和艰辛。更让人觉得可怕的是,掌握公权的政府部门,傲慢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性行为,而权力傲慢却鲜有得到责罚,当公众找上门办事的时候,行政部门或置之不理或互相推诿的现象屡有发生。
权力傲慢几无风险成本,这不是一个正常法治社会所应有之范。好在,我们这个社会中,还有那么多像区佳阳这样喜欢较真的公民。即便是在遭遇两个月“踢皮球”之后,她还是坚定地表达“我会坚持到报告公开那一天,实在不行再申请行政复议。”
较真,或许对女孩区佳阳来说是一种性格,但对于公民区佳阳来说是一种责任感。在公共事件中,迫使政府培养其遵守法律的习惯,正如政府迫使公民养成遵守法律的习惯一样,这是公民的义务,也是维护公民自己应有权利,以此保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较真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如此渐成公民社会。
而在走向一个法有所依、公权为民的社会,公民的较真更是一种监督。当越来越多的权力因为监督的缺少和不到位,变得自我膨胀和傲慢时,随处可遇的较真将是他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或许他们会以较真为镜,懂得监督的无处不在与遵守规则的必要;或许他们会依旧表面逞强,显示出毫不胆怯的“勇敢”。但无论怎样,人们的较真已把他们放置于舆论的关注之中,即使他们不主动地向社会道歉,公众也会对他们做出准确的评价。
正如区佳阳两个月的较真后,广州市建委终于放下身段,表示对1.5亿光亮工程项目将重新审议,对于项目未批就开始招标的质疑,也诚恳承认工作方式的疏漏。当然,公民的较真也不能止于此。在政府与民互动上,我们必须较真到让政府一遇到民众意见就立即回应,同时这种回应必须成为政治生活的常态。 马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