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地上街,不要声张
(2010-08-19 15:14:45)
标签:
杂谈 |
■ 杨 鹏
武汉江夏工商分局局长陈培有些不同凡响,不知道他领导下的分局衙门有多大,反正浩浩荡荡70余人,佩戴红绶带、红袖标当起了志愿者,开展“文明过马路”劝导活动。场面好不壮观,剧情也比较典型。
然而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不美好的局面竟然发生了:局长先生拦住一位想与汽车抢时间、推着婴儿车横穿马路的女士,却被该女士在手上响亮地打了一巴掌。陈培进一步解释,“文明过马路不但是市民的基本素质,也是为了自身的安全……”不料该女士抛了一个白眼,并丢下一句“鬼做”(意即作秀)。
既有领导被“打”的冲突,又有被现场指责“鬼做”的矛盾升级,这是全剧的高潮。“文明过马路”劝导活动到此就可以结尾了。只是,事情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网络上满世界都在评价他“鬼做”的水平。这就很奇怪,小老百姓去维护马路秩序,大家拍手叫好,但局长当志愿者怎么就不落好呢?
或许大家这么些年见领导“作秀”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本能地给陈局长贴上了“作秀”的标签。况且,大家质疑得也很有理由,这么多人出来维持秩序,那你们的本职工作谁干呢?醉酒的人,从来都不承认自己醉酒,这位陈局长就像喝高了,同样不承认。在“文明过马路”这种主题先行的劝导场景下,其中的任何一个人,即便你有一万个不情愿,其实都是秀的一分子。
反过来说,在那种场面下,无非以下结果:还手?断不行,那不是前功尽弃了么?那就不是在马路上劝导别人怎么过马路了,弄不好自己要去局子里被别人劝导怎么做人了。不还手?也不成,亏不能白吃啊,这是多大的“打不还手”的猛料啊,起码得宣传报道一下,弥补局长大人伟岸的形象不是?
当然了,以上论调难免有恶意揣测的嫌疑,我倒是觉得,为了不被大家误会,局长大人如果真想上马路为大家做贡献,最好还是别这么大张旗鼓地前去,而是“悄悄地上街,不要声张”。
前一篇:论罚款包年与绿林劫财的异同
后一篇:实现公民有“家庭医生”的生活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