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信?鸡毛信?
(2010-07-10 16:09:56)
标签:
杂谈 |
■ 杨 鹏
王教授揭发汪教授“学术剽窃”,先是各自一帮“哥们教授”掺和进来,搞出两大阵营唇枪舌战,现在更绝,63名颇有些名气的学者联合发出公开信,要求调查汪晖同志。这架势可不小。
抄,还是没抄,这一哈姆雷特式的疑问造就了掰扯不清的汪晖“抄袭门”。眼见围观者越聚越多,汪晖先生便回应“希望能在学术界内部解决”。既然是学术圈,圈子里的事儿当然应该圈子里来办,可老也拿不出勇气也拿不出办法,也就怪不得圈内不急圈外急了。
这事儿有啥说不清的,不是早有学者呼吁成立调查委员会展开调查?通过对汪晖事件的专项调查和是非判断,找到切入病态学术圈内部自我拯救的程序,并借此建立中国的学术仲裁机制。今后,谁要敢败坏声誉,就马上启动专门委员会代表大家清理门户,岂不快哉?对于乱得有几沓糊涂的中国学术圈,不正缺少这么个东东吗?
只要是个圈,都得有不可逾越的职业边线。学术圈这些年来探底运行,就不能怪大家一见传闻就捕风捉影,比如,张教授说李研究员剽窃,不管有没有,大伙多半会先入为主地“估摸不干净”。现在,搞个调查委员会,通过专业判断,告诉大家真相,从道理上说,这不是应该的吗?从必要性上说,这个委员会不是必须的吗?从操作性上说,这不是可行的吗?可到了这档子事儿上,咋就这么难呢?
我们都是外人,对汪晖是否抄袭不能轻下结论,而且我们说了也不算,但通过这事儿,我觉得,第一,身处一个整体声誉急速跌落的群落里,任何人都是受害者。第二,要相信没有哪个圈子都自甘堕落。第三,维护集体的声誉是多么重要。综合以上三点,结论还是———
抓紧调查是很必要的。
现在,几十个学者联名发表公开信呼吁清华大学和中国社科院共同调查,这哪里是什么公开信,这分明就是一份公开举报的“鸡毛信”嘛,整肃的急切心态与我们能够共鸣。既然斯文人的事情搞到了这一步,那就接招吧,清华大学!接招吧,中国社科院!
(相关报道见A21版)
王教授揭发汪教授“学术剽窃”,先是各自一帮“哥们教授”掺和进来,搞出两大阵营唇枪舌战,现在更绝,63名颇有些名气的学者联合发出公开信,要求调查汪晖同志。这架势可不小。
后一篇:莫用“庸俗成功学”与道德底线拔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