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秀说”是官民网上互动第一关

(2010-05-11 15:40:37)
标签:

杂谈

  4月28日,湖南邵东网友“顺风逆流”在网上发帖,称“最想监督县委书记周国利”。后周国利回复称:愿意接受监督。这“一唱一和”,遭到了许多人“合起来炒作”的质疑。对此,发帖人予以了否认。
    在政务透明化稀薄的土壤下,网友和周书记的“直接交锋”,释放出的阳光化信号是令人欣慰的。公民社会的生长,需要的正是权利和权力间的互动、博弈,而带“破冰性”的“网友点名监督”事件,不乏范本意义。
    可这种进步,似乎很“吃力不讨好”,发帖者被质疑是“与政府合起来炒作”。官民间的网络对话,也蒙上了“作秀”的“污名”。官员放下身板的权力谦卑姿态却换不来“理解与信任”,看起来确实很委屈。
    不过,真正的文明政治画卷,从来都容得下批评的“瑕疵”。权力回归理性,必须经得起各类非议,而“作秀说”,也是官民网上互动要过的第一关。
    网民和县委书记的“唱和”,受到质疑是情有可原的。点名要监督县委书记,还得到官员平心和气的亲自回复,在许多人眼里,这近乎奢侈。虽然此前也有官民对话的先例,但“民”多是以群体性面目出现,或者所获答复是系统自动回复、“已阅”之类的敷衍之词,官民网上互动的格局,还未成形。所以“激烈”至此的,仍十分罕见。
    正因不多得,当周书记诚恳地明确表态时,有些网民“偏好负面想象”,将这视为政府、官员的自我形象公关。但“作秀说”的质疑,无害于良性机制的韧性,也不应挫伤官员善政的决心。击碎“合起来炒作”的“恶意揣测”的最佳途径,是县委书记说到更要做到,自觉地接受民众的监督,用廉洁务政来迎合百姓期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民们的挑刺,何尝不是种“想监督××官员”的监督诉求的表达?
    批评声是滋养公民社会的养料,官民网上互动,也须迈过这道坎。这其中包含着可贵的政治智慧,才是对公民表达权、怀疑精神的呵护。 佘宗明(相关报道见A12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