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破垄断不是盐改的唯一使命

(2010-01-09 14:55:13)
标签:

杂谈

  最近,关于盐的话题迅速攀上了热度的巅峰。据报道,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在即,食盐专营的体制或将终止。(1月7日《重庆晚报》)
    应该说,无论从维护民众的健康权利还是经济权利的角度来看,都必须推动盐业改革打破现有的垄断体制。不过,同样从维护民众健康权利和经济权利出发,盐改仅仅停留在打破垄断的层次上是远远不够的。相关媒体在报道盐业体制改革消息的同时,乐观地推断市场食盐价格很可能因竞争机制的引入而下降。从一般规律上来推断,这本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同加碘过量也可能导致灾难一样,现实是复杂的。一个足以引为镜鉴的负面案例是,我国粮油垄断经营体制被废除后,民众盼来的竞争低价实惠并没有维持太久。四大跨国粮商控制了中国油脂市场75%以上的份额,导致近年来国内食用油价格节节攀升。这种“前脚降虎,后脚养狼”的教训,会不会在食盐行业上演值得警惕。
    同样的,食盐市场监管将面临新的考验。在政企合一、管办不分的原有模式下,对于“私盐”的打击因为牵涉到自身利益而拥有足够的动力机制。盐业体制改革必然要进行监管和经营的分离,当监管者不再因为监管而获得利益的时候,如何确保他们不会因此产生懈怠?此类教训,殷鉴不远。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爆发,并不是无良企业的独家表演,在很大程度上,奶粉安全的失控与监管者的失职直接相关。最近,又有三聚氰胺卷土重来,其背后同样是监管部门对毒奶粉清算不力,以及惧怕承担责任等问题。
    食盐需要市场竞争,但它不是普通商品。它的民生属性决定了改革的制度设计必须考虑到打破垄断之外的更多问题。民众不需要一个拿安全和价格作幌子的垄断,同时也不希望因为打破垄断而失去安全和实惠的保障。这样一种现实需求,改革的主导者不可不鉴。 周东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