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塌陷要让公众足够信服
(2009-08-27 14:30:17)
路面塌陷在得出水是塌陷元凶之后,有必要告诉公众,为何此处的水能将道路冲成“空壳”,要正视并消除公众心中所有的不明白、想不通的疑窦。
■ 曹旭刚
这几日,行走于太华路北延伸段的车辆与行人大概要多留个心眼儿了,因为谁也不知道路面塌陷的倒霉事儿是否会降临到自己头上。这般忧虑,实在是因为连续出现的道路塌陷已将
“脚踏实地”的感觉撕得粉碎。在此情况之下,行走于此路段的车辆行人谁又能不战战兢兢呢?
依据市政方面前一日的介绍,初步判定,由于自来水爆管,路基受到自来水的冲刷损坏,导致了部分路段的路基被掏空,所以才有了接二连三的塌陷事件。但后一日,相关负责人的解释中,却只提到了水冲刷,爆管已不见了踪影。这下好了,本来就对这个专业解释不大明白的老百姓就更加糊涂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路面塌陷啊?不弄清这个原因,老百姓心里实在是不踏实。
在网络上搜索一番,便会发现,道路塌陷这事儿,着实不算稀罕,北京、郑州、石家庄等地都曾发生过同样的事情。但是,奇异的是,除了极个别地方坦承公路质量存在问题之外,大多数地方都将原因落到了受水冲刷之上,或是自来水,或是污水,或是雨水。一句话,“水祸”居多,人祸甚少更不愿提。
对老百姓来说,遇上个把因自然原因而导致的路面塌陷的小概率事件并非不能接受。但是,倘若路面塌陷这等小概率事件是由质量不过关而导致的人祸,估计就没人会答应了。一方面,道路这些基础性工程是耗费了公共财政修建成的,公众自然不能容忍钱财被滥用;另一方面,每一个人都要行走在道路之上,谁又愿意遭遇人祸的损害呢?所以,当道路遭遇了塌陷,公众就会很自然地先和质量问题联系。况且,竣工才半年多,就出现如此大的问题,谁心里能不犯嘀咕呢?
基于这个逻辑,针对此次太华路北延伸段的塌陷事件,如果公众存在怀疑质量存在问题的想法,也是再正常不过之事。而对于市政部门来说,倘若遭遇了这般“怀疑”,也大可不必暴跳如雷,对他们来说,就需要以一个让老百姓信得过的理由来平息公众心中的人祸疑虑。
那么,何谓公众信得过的理由呢?应该指出的是,在公众的认识中,单纯基于科学层面的解释,并不意味着就是一个信得过的理由。科学的解释要成为一个让公众信得过的理由,还必须有详细、通俗、及时等特点。以此次路面塌陷来说,在得出水是塌陷元凶之后,就有必要告诉公众,为何此处的水能将道路冲成“空壳”,而其他地方在爆管之后却不曾有这样的事情……简言之,就是要正视并消除公众心中所有的不明白、想不通的疑窦。
对于公权部门来说,在民间监督日益增多的今天,遭遇任何的质疑与不信任,都是正常的事情,甚至是好事。因此,公共部门就必须要习惯于“被质疑”,就必须习惯于以公众可以接受并信得过的理由来回应一个又一个的质疑。唯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取信于民。
(相关报道见A2版)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