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华商评论
华商评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130
  • 关注人气:5,20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陪访,“监访”的软和说法而已

(2009-06-30 14:30:29)
标签:

杂谈

刘洪波

 

  江西瑞金施行“陪访制”,要求干部陪同访民上访。
    官员陪同视察、陪同考察,官员够忙的了,现在竟有陪同信访,新鲜!不过,效果似乎并不好。例如今年一季度瑞金市接访496件次,陪访仅有19件次。我还不知道,这19件次陪访中,访民愿意被陪同的是几件次。
    按照瑞金市的说法,陪访不是变相截访和堵访,而是试图减低上访数量。截访和堵访能够减低上访数量,这个好理解;陪访怎么减低上访数量,实在是不明白。如果上访不上访由公民自己说了算,怎么陪一下就能让他不上访呢?
    减低上访数量,这是一个奇怪的追求。解决问题,可以减低上访;不解决问题,也可以减低上访。正是因为上访数量成了一个硬指标,而不管你采用什么办法,结果就有截访、堵访、严厉打击越级上访、坚决禁止群体上访等搞法。本来上访是一个正常反映问题的途径,数量考核一搞,就变得像是个祸害了,问题难解决不说,上道都限制重重,“上访户”名称一加,访民就成了“不稳定因素”,也不管你为什么不能“情绪稳定”。
    陪访是个好说法。在这个好说法之前,我们知道有截访、堵访等等,但截和堵的人总是说“不存在截访和堵访”的问题。现在有了这个好说法,就承认“过去截访和堵访很多”啦。所有不好的东西,都是这样,现实中有,嘴里不可以承认,非得有一个“新变化”了,才会像忆苦思甜一样地说“过去有”,这是中国社会的规律,瑞金有了陪访制,可以承认曾经截访和堵访了,没有陪访制的地方,仍然“不存在截访和堵访”的。
    比起截和堵来,陪是很文明的行为。一个人上访,干部要陪着去。看样子,现在还没有成为硬规定。如果规定没有干部陪着的,一律不算上访而算闹事,不予接待;如果规定哪个地方有人上访而没有干部陪,就要追究哪个地方的责任,这就“措施得力”了。我不敢说这样的“硬化措施”是不是会出来,毕竟近500个上访,陪访不到20个,这就算“上访实际提出了硬化陪访措施的要求”,而弄硬措施正是加强管理的拿手好戏。
    瑞金信访求变,实在也是逼的。报道说,2005年和2007年,瑞金被江西省列为控制赴京上访重点管理县。2007年,瑞金赴省上访批次和人次在赣州18个县市中排第一位。我的印象中,瑞金是“革命老区”、“革命圣地”,没想到也弄到了上访排第一的地步。信访形势严峻,就逼出变化来了,你要上访,我陪着去。
    不过,在地方官看来,虽然也承认“干部作风不良、正气不足,工作不作为、乱作为,处事不公平、不公正,引起矛盾,激发民愤”,但讲起例子来,却感觉好像是访民闹着好玩。一个干部说,有位老人到北京上访,第一、建议取消粮食直补,因为他在外务工,领不到国家直补;第二、建议取消村干部直选制度,因为选干部小姓人少吃亏,“他老人家就为这去了北京,我就得到市里做检讨”。另一个干部说,“敏感时期”不得上访,所以他会花钱请访民不上访,“一些乡镇的访民便会选择在敏感期上访”。这样的上访叙事,没什么苦涩味,很像是游戏。
    陪访,是谁来陪,访民到镇里,村干部陪,到县里,镇干部陪,到市里、省里、北京呢,是不是省里的干部要陪着去?上访本来是一个人的事,又派干部陪同,这是增加开支,干部自己出钱,不合理,财政出陪访费,也不合理。信访反映的问题到底能不能解决呢?能够解决你不解决而去陪访,这是不知何为;问题不能解决你陪着去上访,也是没有意义。
    陪访的最根本问题是访民想不想让干部陪。你说陪访制有很多优点,都是怎样管理上访的角度,而不是访民的角度,如果访民不想让人作陪,你硬要去陪,这恐怕就是监视,陪访就成了“监访”换了个软和的说法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