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国
5月12日,中石油召开股东大会,批准通过今年拟融资1000亿计划。针对员工薪酬成本上升的社会怀疑,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表示:“应该看到公司在成长,10亿元薪酬的增加相对于中石油上万亿的销售额而言只是很小的一笔钱。”(5月13日《新京报》)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石油的加薪之举无疑极为引人瞩目。蒋洁敏这番话的潜台词就是中石油根本“不差钱”。在中石油看来,这10亿元也算不了什么,分摊到全国股民身上不过人均10元,分担到全国人民身上人均更是只有1元。而且,国内油价的上涨随时会变成现实,那么再加10亿元的薪水,也能随之消化。
然而,在当前经济背景下,一家责任国企就可以随心所欲加薪了吗?须知,对于国企尤其是垄断国企来说,决定其薪酬水平的不仅是有“钱”,还有国情,更有责任。目前,许多企业都面临着危机,不少行业的薪酬不仅不能保,甚至往下掉。中石油的加薪行为,必将进一步造成其他行业的仰视感。
而就当前中石油所谓的
“不差钱”来看,诚然有中石油自身经营的原因,但其中很大程度上有政策福利的因素。这一情境下中石油加薪,很可能引起公众的诘问:中石油为什么不把利润转化为低油价?故而说,中石油加薪过得了“钱关”,过不了“责任关”。
事实上,这些年来不少国企效益极佳,如果仅仅从钱的角度考虑,这些企业加薪根本就“不差钱”,其薪酬也有能力与“国际接轨”。然而,国企过高的薪水将会造成社会其他群体的心理波动,从而影响社会和谐;国企过高的薪水,也会影响国企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国企红利更大地反哺国家、民众的幅度。
这对于其他国企尤其是垄断国企也有同样的启示。每一个国企,都应该考虑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本身薪资水平已经远超社会平均水平时,还要拉大这一距离,那只会有一个结果,即:加了薪酬,失了民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