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愿生者坚强,死者安息

(2009-04-21 15:01:39)
标签:

杂谈

 ■ 田德政

 

 对整个世界而言,你只是一粒尘埃,而对我而言,你却是我的整个世界。当今生已经阴阳相隔,我期待着来生重逢的情缘;思念你啊,我的爱子……——— 冯翔

 


    昨日凌晨2时左右,一个父亲怀着对地震中丧失的爱子无尽的思念,以及带着对人生重重的疑问,用自缢的方式,结束了自己33岁的生命。他,就是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
    在这里,我不想用那些对于逝者来说虚无缥缈的职位,以及所谓的工作业绩来介绍他那短暂的一生。那样的文字,是冰冷无情的,是无法到达一个有着文学气质、丧子之痛,以及被抑郁症折磨的青年内心深处的。
    在这里,我也不想提灾区干部心理问题,我们也无法排除这些因素。但用自杀来表达对灾害的恐惧与伤害的,毕竟是少数个案。更何况,死者还接受过心理抚慰的培训。
    我只以惺惺相惜,把我们这些曾经的文学爱好者,对人生、对生命的意义的感悟与思考,重新打量。
    走过33年生命历程的冯翔,和大多数文学爱好者有着几乎相同的经历:喜爱文学,发表了众多作品。所不同的是,冯翔这一生受到过特大地震灾害的袭击。
    在冯翔自杀后的这个下午,我一直在查看他QQ空间里的日志。我不得不承认,他比我更像一个文学青年,他怀抱儿子时那郁郁的眼神,他那充满悲情的文字,那海子一般的孤独与哀怨……
    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追问是什么触及了潜藏在冯翔内心深处的引线,我们也不想责备冯翔在生命最后的留言中隐隐提到的,那些给他带来不快的人和事。毕竟,那不是他这般离开我们的唯一原因。我们惋惜逝者,绝不能让生者心灵背负重轭。也正如冯翔在日志中所说的:与人宽容,也就与己宽容……
    不得不承认,一些让人绝望的缘由,在其他人看来甚至是那样的不可捉摸。正如他日志中所写的:“孤单,是一个人的盛宴。聚会,是许多人的孤单。”“我来到这个世间,本就是来体会苦难,承受苦难的……”如斯喃喃自语,也许让人有些无法理解。
    儿子在灾难中的殒离,也仅仅是一个在一般人看来,可以理解的理由罢了。对人生如此沉重的思量,除了用生命作了断外,其实可以有更多的表达方式。冯翔之死所留下的,就在于他用生命的代价,再一次勾起我们对生命、对活着深深的思考。
    临近汶川地震周年,我们哀痛一个生命的飘然而去,祈望这世间少一些遽然的生离死别,少一些悲恸。愿所有生者坚强,死者安息! (相关报道见A4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