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才是创业的最大障碍
(2009-02-28 15:26:43)
标签:
杂谈 |
■ 曹旭刚
“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
这首《赢在中国》主题曲所描述的艰辛与追求,定然会让在昨日走入创业历程的十位年轻人感受颇深。刚刚上路,就已感受到了满路的荆棘与风雨,平日里看似简单的事情,置入创业的背景后,都显得那么艰辛,那么复杂。
机会稍纵即逝,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尽管这是姚明为央视《赢在中国》栏目做的宣传广告,但仔细想想,这何尝不是姚明这个“成功人士”的人生所得。是的,任何事,只要做了就有成功的希望,不做则注定一无所有。所以,十位年轻人,或调研市场,或行情分析,或努力寻找第一笔生意。有想法,并且愿意为将想法变为现实而努力,这一点对所有创业者来说至关重要,亦是他们必须要认识到的。
正如歌中所唱,走上创业之路的人们,各有各的出发点,有人为了理想,有人为了生存的尊严,有人为了证明自己。但不管是因为何种目的,所面对的、所经历的,都将趋向一致,即用业绩来证明自己,来寻找自己。但证明并非空谈,寻找亦非盲目,除开畅想,更需要脚踏实地地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拼搏。
看看十位年轻人的首日创业经历,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农民工组的大部分选手,选择的多为具有极强操作性的项目,比如卖凉皮、洗车等等,这些项目都有着极强的现实需求;而大学生组的大部分选手所选择的多为充满新潮色彩的项目,这些项目基本都是面向小众需求,市场都不大容易打开。
说到这里,想起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一句话:创业者书读得不多没关系,就怕不在社会上读书。的确,对于创业者来说,就是要将社会这本大书读懂吃透,才能在创业的路上走得远,获得人生的成功。说到底,一旦走上创业这条路,抛开自己所期许的目标差异,严格来说,大学生与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其实并无二致,无论项目是“大众”还是“小众”,都有着生存、资金、市场等等方面的问题,如何将“小众”变大,如何将“大众”变为“更大众”,是所有创业者必须正视的问题。
因而,准确地讲,创业最大的障碍并不在外界,而在自己,要看自己能否读懂社会,要看自己能否坚持拼搏,要看自己能否找准方向,要看自己能否挺住心灵的煎熬与折磨……
创业不容易。这是很多人都知晓的一个道理,但并非所有知晓这个道理的人都能深切地感受和理解这份不容易,所以,走上这条路,不单要考虑诸多日常事务,更要不停地为自己打气,为自己喝彩,让自己时刻充盈着拼搏的勇气与毅力。
(相关报道见A6版)
前一篇:三千公安局长集训昭示的政治深意
后一篇:“知耻而后勇”才能“代表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