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 鹏
一直都有个传说,说油价还要降。而自去年末每升猛降近一元以来,这种再降价的传言越来越盛,或许,真的是传言百遍就成真:日前,据记者调查,陕西本地中石化加油站开始集体降价,而且,一降就是五角!
近期中石化与中石油不断在各地掐架,而在陕西降价幅度竟达到0.5元/升,这里面至少有两个看点:一个是力度空前,0.5元的非政策性统一降价幅度在全国少见,更引起是否点燃本地成品油价格战的悬念;另一个则是降价悄然无声。
笔者以为,中石化此次在陕西降价,里面除了其在陕西本地相对于中石油的“弱势地位”,想以降价吸引消费者外,还正如其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所言,金融危机以来市场需求减少的大环境以及国内抗旱的需要,这里面传递出一个石油巨头对于降价而解释“苦衷”,也多少表明,石油价格不是可不可以降,而是愿不愿意降。更让消费者从5角钱的价格差里看到了“油价撼得动”的事实。
这些年,围绕油价降低的争议纷纷扰扰,但总是不能降下来。偶尔还能爆出两家石油巨头哭穷的闹剧,愣是让民间降价的呼吁背负了某种道德上的负罪感。而在石油降价成为国民的普遍呼吁时,相关方面的专家、官员却无法统一口径,只有一个事实总是:油价南辕,民意北辙。
幸好,中石化的此次降价却以异常的事实向人们证实,油价是可以降的,而且可以一降5角。这对于百姓而言,受宠若惊之余,也很想问一句:油价还有多少降价空间?
而对于中石化静悄悄地降价,倒是让人有些不解。如此羞答答地降价,以及本地老大中石油价格坚挺且默不作声,都不得不让人产生联想:这是中石化的独角戏,还是暗战前奏?
这些年来,油价涨是常态。曾经,不降价是石油巨头们的公开宣言,现在羞答答地降价如果不是石油巨头的刻意低调,为何不大张旗鼓地公开降价,还错过了享受掌声的机会,或许,一方面还在于中石化弱势地位使然,更在于中石化的降价幅度之大,不想声张是因为不愿破坏两家巨头间业已形成默契的价格联盟。
同时,中石化低调地主动降价某种程度上也避免了民意的干扰。因为在当下中国,油价涨与降,已无法回避民意的作用。可以猜想,这也许是油商为未来与消费者博弈预留下的角力空间,以便今后掌握油价波动的主动权。
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就成品油价格而言,市场时常会发生“失灵”,否则也不会出现国际油价跌,国内逆势上涨的奇观。而此次金融危机的到来才迫使中石化不得已而为之,事实上,两大石油巨头的油价垄断话语权以及价格联盟正受到市场的考验,市场定价规律正在发挥作用。但我们还需要冷静看到,合理的市场形成机制并没有真正形成,我们不能一直拜危机所赐,或期待某企业的良心发现,因为这些都是那么地不靠谱。(相关报道见A2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