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大学生”是不是很傻很天真?
(2008-12-17 14:17:21)
标签:
杂谈 |
■ 盛 翔
由京、穗、杭三地9名大学生组成的“大学生关注可口可乐小组”,用自己“卧底”一个月收集访问来的数据和事例,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直指可口可乐各地工厂“存在大量的派遣工和其他非正式工,这些工人干着最危险、最苦、最累的工作,工作时间最长,工资却最低,还被拖欠甚至克扣工资”。他们认为,可口可乐应就此道歉,并呼吁大家抵制可口可乐系列饮料。(12月16日《新京报》)
但是,从有限的网友留言来看,褒扬大学生们的显然没有怀疑和否定的多,说他们少见多怪、“为了出名不顾让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确实,呼吁全国人民暂时不喝可口可乐,是有点“愤青精神”,背后也许还能找出点“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子来;而大量使用派遣工、克扣工资、超长加班、不买保险、安全防护措施差等等,也确实堪称当下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通病,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们显然对他们即将进入的这个社会存有过于美好的想象,以为这样的调查结果就堪称“爆炸性新闻”,殊不知饱经沧桑的社会大众对此早已“审丑疲劳”了。
但是,我依然要为大学生们通过卧底企业的方式来关注社会丑恶现象,表示由衷的钦佩和深深的感动。假使他们的调查结果是真实可信的,那么有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如果说社会大众对于违法用工的“泰然处之”,是由于多见不怪的“很精很老练”,那么,大学生们的“很傻很天真”,则象征着他们对法律的信仰和对底线的坚守。罪恶与丑陋在我们心中居然已经没有底线了,法律成为“纸上规定”居然能得到我们的默认,这应该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该被嘲笑的,究竟应该是老练的我们,还是这些天真的大学生?
有人说,现在上大学越来越容易了,进社会却越来越难了。难在哪里?如果是难在难于适应社会中那些“潜规则”,那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经常能听到有关大学生体验社会、适应社会之类的“谆谆教导”,可是,如果所谓体验和适应就是熟知社会的丑恶面并且提前做好被动适应它的准备,那么所谓“进入社会”实在应该是一个象征堕落的反义词。
大学生调查可口可乐违法用工,看上去似乎有点像“大战风车”的唐·吉诃德,但却充溢着年轻人的正义感和责任感。无论是在大学里体验社会,还是将来出校门进入社会,大学生都不应该轻易摒弃当代年轻人所肩负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否则,我们的社会就不可能越来越正义越来越阳光。从这个意义上,这9名“卧底大学生”积极关注社会民生并且努力改变社会丑恶的精神,应该成为所有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由京、穗、杭三地9名大学生组成的“大学生关注可口可乐小组”,用自己“卧底”一个月收集访问来的数据和事例,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直指可口可乐各地工厂“存在大量的派遣工和其他非正式工,这些工人干着最危险、最苦、最累的工作,工作时间最长,工资却最低,还被拖欠甚至克扣工资”。他们认为,可口可乐应就此道歉,并呼吁大家抵制可口可乐系列饮料。(12月16日《新京报》)
前一篇:究竟谁让城管"污名化"?
后一篇:史记·周久耕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