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阜阳假奶粉案“下岗”官员复出之忧

(2008-12-13 14:18:19)
标签:

杂谈

■ 周明华
    4年前,阜阳假奶粉事件爆发,一批官员被问责。如今,多数被问责官员重获要职。其中,原阜阳市市长刘庆强在被问责后相隔一年多时间,调任安徽环保局任局长。(12月12日《法制新闻》)
    “下岗”官员悉数重获要职,这折射出当年“问责风暴”虽然刮得猛烈,却只不过是掠过公众眼前一刹那间的感情安慰。特别是对在阜阳假奶粉事件中殒命的8名婴儿和所伤害的六七十名婴儿的亲人来说,这样的“问责风暴”只是一种魅惑所在——— 它在举国沸腾的民意土壤里暂时找到迎合的因子,这一究责,只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问责假象。这种转瞬即逝的治吏风暴,是只打干雷不下雨。
    这又回到一个老问题上,到底失职的问题官员该不该重新起用的问题。不管是重庆“彭水诗案”的主角蓝庆华后来复出平调至重庆市统计局任职,还是最近备受公众腹诽的辽宁西丰县派人进京抓记者案的指挥人张志国的复出,均反映出这样一种官场生态:对缺位或越位的公权的究责体系尚显单薄和疲沓。一边是纳税人要求公仆不断提升自己的为民服务意识与水平,尽快打破干部“只上不下”的怪况,甚至是变公务员的铁饭碗为瓷饭碗;一边却是一些公仆明显愧对纳税人,甚至对纳税人犯下了不可饶恕之罪,却照样饭碗难丢,还可以等风潮过后去异地做官甚至升官。
    所以,所有以“风暴”为名义开始的究责行动,都将以悄无声息结束。真正的治吏究责,只会因为赋予了法律、法规灵魂而弥足珍重,让责任追究的每一个环节不打折、不留情。而以爱护干部出发,柔情似水的官场问责,最终却是让“究责之躯”的法律灵魂被一次次掏空。实际上,对整个公共管理体系来讲,这样的“爱护”是扭曲的,不仅让少数获重新起用的问题官员难有愧疚感,还会给官场带去负面因子。因为,官员看到,失职后大不了低调一年,乌纱帽还会重回头上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