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垄断与神经过敏
(2008-09-07 15:04:48)
标签:
杂谈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正式开始实施,垄断这种行为倒是马上成为了国人关注的焦点。其实原来也是关注的焦点,只是因为根本就没有这么一部法律,所以愤怒倒是愤怒,怎么化愤怒为力量,始终是不知道的。这次有了法律的依据,总算是可以有目的地对付垄断了。
不过,就像所有
分析此事之前,不妨先说说什么叫作垄断。一种是市场本身造成的垄断,一种是政府层面的垄断。市场造成的垄断很容易理解,微软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他的操作系统基本上是垄断的,不是因为没有竞争者,而是因为他推出比较早、质量比较好,当大多数人都选择用微软的产品后,硬件的厂商也就按照他的标准生产,最后造成垄断。
市场型的垄断当然也是可怕的,不过经济学家们对这种行为是不是应该有个法律来管着,倒是各有见解。很简单,如果微软猪油蒙了心,打算狠狠地让价格高及云天的话,自然就会有其他企业出来竞争。没办法,利润太高了,别人也眼红啊。这就是所谓市场经济那只“看不见的手”所起的作用。当年苹果想垄断操作系统,不开放平台,最后差点就被微软借助其他硬件厂商的力量给打死。
还有一种垄断是政府垄断。这个在某种程度上说,应该也有合理性———
明显可以看出来,可口可乐公司这次收购行动,甚至连自然垄断都称不上。因为饮料行业的进入门槛并不高,至少比造飞机低多了。这个市场上形成垄断的唯一可能,就是其他厂子都同时被炸而只有可口可乐的工厂幸存。但垄断的唯一目的就是利润,而且是超额利润。但即使其他饮料厂都同时被炸,可口可乐公司一高兴把自己的产品提高一块钱的话,马上就会有比被炸前更多的饮料厂开始建设。这就是市场规律。
所以,听到某个巨型公司收购什么,千万别上来就神经过敏。只要在自由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这种垄断其实是很难形成的。微软现在垄断成这样,正规的渠道走不通的话,还有盗版软件来平衡他的利润,何况是生产碳酸饮料的公司。
不过,这种神经过敏也是有来由的,我们这里吃亏于自然垄断的时候不算多,但政府垄断让我们吃了多少亏,相信大家都是心中有数。说起来我们这里要不就不说垄断,一旦说起来,大家马上就警惕性很高。虽然有用错地方的嫌疑,但毕竟也算是好事。
我倒是想提醒的是,我们不妨关注一下有“中国反垄断第一案”之称的防伪企业以行政垄断为理由,将质检总局告上法庭这个事情。在我看来,如果说反垄断法在可以眼见的将来能有什么真正的作用的话,这种案例与指向,才是最应该关注的事情。无他,中国的企业都远没有垄断市场的能力,能够有这个能力的无非是政府行政命令造成的垄断。这种垄断往往是最害人的、最没有办法控制的。至于几瓶饮料的事情,还是随他去吧,市场会解决这个问题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