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精神叫中国男篮
(2008-08-13 15:00:32)
标签:
杂谈 |
这几乎是收获奇迹的一天,12日下午的篮球主场像奥运主火炬般点燃了。中国男篮打出了大半赛时精彩绝伦的比赛,却在最后的关键时刻输给了对手。尽管中国男篮输了,我们还是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这场比赛失败的价值依然不亚于一场胜利甚至一枚奥运会奖牌。
姚明在奥运开幕时曾说过,他不理解中国观众为何对中国男篮的每一场比赛都像对待刘翔110米栏的决赛那样看重,以至于造成一票难求的局面。现在,姚明也该明白了,中国观众之所以把男篮捧到如此高的位置,除去姚明的超高人气和巨大的国际影响力等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就是中国男篮的精神。
这种精神令人陶醉、令人感动、令人振奋。中国男篮能够在大部分时间里保持领先,所凭借的当然不是球队的实力,而是一拼到底的志气。
中国男篮没有输,因为,他们战胜了自己,通过这场比赛,他们告诉了我们,体育运动,特别是篮球、足球所仰赖的绝不止是球队或球员的实力,而是强敌面前绝不退缩的心态,抗争到底的毅力,永不服输的精神。
中国男篮输了,却让我们更加看到了中国男篮的希望。中国男篮输了,却赢回了宝贵的比赛经验,赢得了难得的大赛信心,赢来了与一流强队奋勇抗争的实力成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男篮哪怕输了,也很爷们。
徐光木
冷门成就奥运之美
男子50米手枪决赛中,谭宗亮未能把握住机会,最终仅获铜牌。至今为止,参加过上届奥运会的中国射击队老将仍未夺得任何金牌。这可谓是一大冷门。
本届奥运会注定是冷门迭出的一届奥运会。“水立方”频频上演破纪录好戏,而在羽毛球、网球等赛场却是“冷门”迭爆,陶菲克等诸多名将老将纷纷落马。
同样遗憾的还有游泳预赛。在11日晚的比赛中,多数中国选手表现出色,然而中国“蛙后”老将齐晖却成绩不佳,无缘半决赛。
这样的冷门让人失望,然而,换个角度看,冷门同样让人欣喜若狂,从某种意义说,竞技体育魅力很大程度来自冷门,没有冷门,结果早定,失去悬念的比赛谁人去看?
昨天的热门,终会成为冷门;今天的冷门,终会成为明天的热门。所谓冷热总是相对的,任何一个热门总是由冷门而来,任何一个热门也终有归于冷门一天。这就是竞技体育规律,这就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自然规律。因此,我们千万别自以为是把自己当成热门。须知,你的水平高,别人水平也不低;也许有人会终身是冷门,但绝对没有人终身是热门。认清这个自然规律,我们就可以把沮丧、懊恼暂置一边,而尽情地去享受比赛,去为所有的精彩喝彩。
冷门成就奥运之美,冷门迭出才是竞技体育魅力所在。让冷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这样的奥运才好看。 乔杉
冷门成就奥运之美
前一篇:期待奥运的公共性价值渗入社会
后一篇:英雄不问出处,需问英雄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