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败诉:国人当平和对待

(2008-07-20 14:11:24)
标签:

杂谈

 ■曹旭刚

  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专家组18日公布了关于中国与美国、欧盟和加拿大三方汽车零部件争端的裁决报告。报告认为中国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措施违反贸易规则。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首次在贸易争端中败诉。

  尽管仍有上诉机会,但中国在这场持续数年的汽车零部件争端中失利已几近事

实。此番败诉,于中国而言,意义非常,不但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首次在贸易争端中败诉,更意味着,如果在上诉中还不能改变这一状况,原本就孱弱的国内汽车行业将要接受更为猛烈的冲击。

  因为首次败诉,亦因为国内汽车行业有可能要面临的猛烈冲击,有民众立刻产生出一种“被欺负”的感觉,认为中国在此番贸易争端中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于是,在网络之上就有网友很是愤慨地表达着自己的情绪,甚至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个错误。

  这种极端声音尽管并不算多,但仍可窥见一种迹象——— 面对世界游戏规则,我们仍然“修炼”不够。之所以有此论断,皆因为这种极端声音的背后反映的是传统的中国思维,而非与世界接轨的现代思维。

  在传统的思维里,国人历来主张“无讼”(所谓“无讼”就是不愿面对诉讼和惧怕诉讼),这种思维发展至极致之时,甚至站到被告席上都成一种不能接受的丢人之事。而在现代思维里,现代经济其实就是法治经济、权利经济,有权利就有权利权益之争讼,有争讼就必然需要诉讼方式解决之,而在解决的过程中,必然就有输有赢,有人获得利益有人损失利益。

  遥想当年刚刚加入WTO之时,在官方、媒体与公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就是“双赢”二字。然而,这样的表述注定只能是具有更多的象征意义,在任何的交易中,永远都是不可能出现绝对的双赢家。而对中国与世界来说,双赢只能是对双方长远利益的表述,而不能用来表述任何一桩具体的贸易争端。在具体的贸易争端中,唯有有输有赢的现实才能推动双方长远“双赢”。

  具体到此次的争端来说,正如此前媒体所主张的那样,“无论世贸组织的裁决结果如何,中国做强自己的汽车产业都是硬道理”。在国际事务中,实力永远都是最有力的武器,学会有效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本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这才是亘古不变之道理。

  因此,对此番中国败诉来说,国人当以平常心对待之,我们要做的不是在那里如寒号鸟般抱怨,而是要学会如何将现代思维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唯其如此,我们才能更为从容地学习并利用世界游戏规则来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