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如果对现行的公车制度作一番审视的话,则会发
公车制度与浪费之间可以划等号的根源,就在于公共财政的公共性严重打折。作为国家主人的公众及其代议者,由于一些权利尚处于休眠或浅度激活状态,作为核心权利的预算监督权更是没能得到充分行使,在许多时候无法决定财政支出的用途和流向,使得不少公务人员花钱有太大的自由度,大量财政资金花在了不能体现公共利益的地方,比如某些官员不断将座驾升级换代寻求自我享受。
导致巨额浪费的不堪现实无疑亟须改变,只有实现预算归一化、细化财政预算的编制、加强人大在预算监督上的刚性和力度、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等,公共财政才有可能名副其实。
前一篇:我们都是“神童”之死的幕后杀手
后一篇:【画评天下】抽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