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
近日,网上开始流传一篇帖子《广西师范大学六位校级领导接见一位美女秘书》,图中学校校长、副校长等6位校领导集体热迎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秘书袁俏,并与她合影。据网友爆料,袁俏原只是湖南师大教务处的一名普通科员,这次是被抽调到评估组担任秘书。(4月11日《南方都市报》)
单看“热迎女秘书”,无疑有着非常态的意味,但倘若放到教学评估的现实中去,它肯定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近年来,由教育部发起的包括本科教学评估的各项评估,在各大高校如火如荼地展开,名目繁多,过程琐杂。在很多学校,评估已经完全背离了初衷,一次次评估沦为了造假大戏和接待公关。有着评估体系方法单一、缺乏总体设计、相关院校或造假或敷衍了事的评估现实背景,也就不可避免地有了广西师大“热迎女秘书”这样难脱公关“魅影”的毕恭毕敬举动。
并非一朝一夕能够逆转的制度之弊,或许并不应过于厚责。倒是广西师大表现出的媚态,我们不能原谅,这恰恰是大学精神的沦落。不可否认,大学同其他机构一样,根植于社会之中,受制于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但具有社会扭偏功能的大学,应该具有“慎独”的品质。其中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要规避强烈的趋利性。而纵观广西师大的“热迎女秘书”事件,为了能在一次评估中胜出,对一个在专家组里并非核心人物的女秘书,校领导集体也极尽逢迎之举。其中赤裸裸的功利情节,完全无视一所大学应有的尊严———这样的大学,怎能不使人忧心忡忡?
“热迎女秘书”凸显出畸形与被异化了的教育管理逻辑,但这种对大学评估和大学精神的双重反讽,却缘于现行大学的行政化倾向。我们的大学已经不是或不完全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而是行政体系在大学系统内的延伸。权力意志是大学运作的根本价值信号,对上级负责、对权力负责成了“看不见的手”。这种特质外在呈现出来,就有了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乐此不疲的、有助树立自身威信、实际却于事无补的各项评估考核。也因为如此,就有了大学校领导们在一个有关自己“政绩”的上级评估考核前,舍大学精神、体面于不顾,让人啼笑皆非的“热迎女秘书”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