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粹景
美丽的爱心天使熊宁走了,但带来了春的气息,春的温暖。在古城西安,像熊宁一样有着爱心和奉献精神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是你我身边的同事、老师、普通职员、外来打工者……成千上万个“熊宁”汇成春的暖流,让那些绝望者找到希望,让穷困者得到资助,让伤残孤寡者得到帮助。
在现代社会,义工越来越显示出其地位的重要性和不可取代性,但义工在帮助社会、贡献社会的同时,其自身的“合法地位”却显得很尴尬,因为现在不少义工的组织性还是“一盘散沙”,不少义工都是通过网络联系自发形成的,更有一些需要义工帮助的单位和个人找不到义工,这种供求矛盾的现象也显露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那就是社会上应该有“义工之家”,而且越多越好。让爱心有所聚集,有所释放,让所有人的爱心都能有用武之地。
许多国家和地区义工活动开展得好,并能够持续稳定地为社会服务,主要得益于义工组织的健全。在香港地区,当地居民对义工认同度很高,做义工被认为是很有意义的好事情,原因就在于这里的组织管理非常完善,义工组织不仅开展得比较规范,而且分工明晰,有专门照顾孤寡老人的,有专门照顾伤残人的,更有专门护理孕妇产妇的等等。而日本、美国、瑞典等国也是这样,义工组织不仅是民间最大最完善的组织,更是政府和社会不可分割的“机构”。
建立或多建义工组织,有了
“义工之家”,不仅能使义工们的爱心更有保障,还能最大限度地挖掘社会爱心的潜力。在这个社会里,有很多人希望利用业余时间,利用自己的专长为社会服务,但是如果没有一个组织从中牵线搭桥,掌握义工们的特点,就很容易造成这种“爱心资源的浪费”。
因为有爱,所以义工也是“行胜于言”的最好体现。从西安市义工的发展,我们看到,现在我们的社会不是变冷了、变无情了,而是仍然蕴藏着丰富的爱心资源,这个资源特别是在今天看来更加宝贵和难得,这就要看我们的政府和社会怎样去挖掘、去培养、去发扬光大,而规范管理、发展组织就是义工服务健康发展的核心和基础。让义工组织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不仅是群众的需要,更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