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环保总局与审计署大概是近年来最受社会关注的两个政府职能机构。近日,全国政协中共组小组讨论对外开放,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环保总局原副局长王玉庆表示,环保总局将升级为“环保部”。(3月10日《京华时报》)
一系列信息表明,国家对于环保监察寄予了越来越多的厚望。但
权力赋予有多大,不仅在于获得多么高的行政级别,更在于所获得的权力是否能“超脱”于其他行政部门的“干扰”。如果一个执法部门,其权限受制于其他部门的配合,甚至被主导;要么在最关键的惩罚权限上丧失话语权,出台了无数看似完善的惩处相关条例,也花费大量资源将问题查得一清二楚,结果进入问责程序就没了下文———
环保风暴近年来疲软的根源在于,环保总局的监管力量越往下走越薄弱,遭遇的阻挠越多,这来自于环保部门尤其是地方环保部门的机构设置存在重大缺陷。虽然地方环保部门受环保总局与地方政府的双重管辖,但更核心的人、财及执法都归属于地方管理范畴,导致环保总局在与地方利益的内部博弈中都处于下风———
因此,环保监察职能的发挥必须建立在独立性的基础上。即使“局升部”将使环保监察获得更多的行政权,但要将其转化为执法权,那么必须进行强化其权属独立性的制度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