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韦苇委员遭遇板砖有点冤

(2008-03-10 15:21:18)
标签:

杂谈

 

  ■ 曹旭刚

  在全国政协小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韦苇教授提出新的观点:国家不应提倡国内游。(3月9日《新快报》)消息一出,引来板砖无数,网友直斥其观点“弱智”。

  甫一看到此等观点,心中一片震惊,心想,韦委员咋就能提出这般观点?我这么一个经济外行汉

都能轻易将这一观点驳斥得体无完肤,作为经济学家,韦委员难道没意识到这一观点的不妥之处吗?于是,疑惑涌上心头,此观点真是韦委员之意?找来新闻仔细一琢磨,韦委员这次的板砖实在挨得有点冤。

  韦委员冤在何处?我们先来看看新闻原文,原文是这样表述的:韦苇委员直言,发展国际旅游,掏外国人的腰包增加本国外汇收入是应该的。但国内旅游是省域之间互掏腰包,当然也是掏富人的腰包为穷人增加就业机会,但不会增加社会财富总量,反而污染环境,消耗能源,损坏文物。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旅游业是要控制在环境、交通、能源可承载的限度内的,所以要控制国内游的规模。

  注意看,在这一段表述中,韦苇压根就没有提到“国家不应提倡国内游”这一遭遇板砖的说法,其表述的是 “控制国内游规模”,而且,这番表述还有个前提———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旅游业是要控制在环境、交通、能源可承载的限度内的。这句话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金玉良言,因为韦委员所主张的也的确是国内旅游业急需正视的一个问题。只读这一番表述,恐怕谁都不会得出 “国家不应提倡国内游”这一弱智观点来,毕竟,控制与不应提倡差距实在太大了。

  那么韦委员遭遇板砖的观点是哪来的?还是在这则新闻中,记者在新闻导语中将韦委员的观点“概括”为:国家不应提倡国内游。看到此处,我实在是哭笑不得,从记者对韦委员观点表述的字里行间,怎么就能概括出来导语中的“国家不应提倡国内游”来?韦委员在政协小组会上的原话是怎么说的,我无从知晓,但单从新闻来看,我是怎么也看不出来被人诟病的“弱智”观点的,从这点来看,韦委员实实在在是遭遇了媒体的“误读”,做了一次窦娥了。韦委员想表达的观点应该是:为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将国内游控制在环境、交通、能源可承载的限度内。

  当然,并不是说在此次板砖遭遇中,韦委员的表述就严密得没有任何问题,韦委员此番表述所设置的大逻辑前提——— 国内游不会增加社会财富总量——— 就不是很妥当。从一个百姓的角度简单解读此等说法,我觉得这句话没有任何问题,例如,将山东的钱拿到陕西来,陕西的钱是多了,但山东的却少了,总体而言,总量还是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将这句话作为“为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控制国内游”这一观点的大逻辑前提,就让人感觉很是莫名其妙了。朴素理解这句话,自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媒体与公众的解读中,却将这句话作为了“国家不应提倡国内游”这一媒体误读观点的前提条件,于是才形成了“因为国内游不会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所以要控制国内游”的板砖观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