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员读报”须警惕三个走向

(2008-01-10 15:15:18)
标签:

杂谈

  ■ 冯海宁

  长春市市长崔杰近日要求政府人员必须看报,每天早晨利用40分钟时间,将当地出版发行的5种主要报纸浏览一遍,“通过报纸听民声、观民意,了解百姓疾苦,检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1月7日《人民日报》)

  前有重庆要求官员读书,现有长春要求官员读报,可以说这些措施都有

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执政水平。正如崔杰所言,媒体的确是政府的一面镜子。不过,在笔者看来,长春此举虽然有很多可取之处,但也有很多遗漏需要弥补,比如说,读报制度要想落到实处需要配套的细则,避免读报走形式。更重要的是,要警惕官员读报逐步发生异化,出现与读报制度初衷不一的现象。

  首先,警惕官员读报重拾陋习。“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是过去一些政府机关公务员的上班三件事,长春的官员读报制度就有可能让一些官员以落实读报制度为由重拾陋习。另外,一些官员表面上是为执政而读报,实为个人利益而读报,比如主要看股市行情来指导个人投资,这与上班炒股没有两样。如果读报目的发生异化,读报制度也就适得其反。

  其次,警惕官员读报代替官员执政。一些官员过去很可能经常到民间走动,有了读报制度,一些官员就有了这样的错觉:以为记者代替了自己的腿,认为看报就能彻底了解民情民意。或者说,读报制度就给了一些官员懒政的理由。虽然说,在信息时代百姓的生活感受大多会通过媒体反映出来,这要比政府内部的信息反馈系统更宏大、更及时,内容更丰富。但也要承认,媒体只能起到弥补政府信息不足的作用,并不能完全代替政府的腿。

  再者,警惕官员读报变成官员办报。这是最值得警惕的一点。长春要求官员阅读当地出版发行的5种主要报纸,这些地方报纸固然更贴近当地百姓,但现实告诉我们,当地媒体会多多少少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很可能会对重大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不报道或者大事化小。实施读报制度以后,一些部门负责人很可能因为很多官员看报而担心媒体给自己部门和个人抹黑,而通过各种途径对媒体正常报道进行干扰。如此,媒体的胆量只会越来越小,很多重大问题反而有可能被掩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