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查处土地违法咋能“见事不见人”

(2007-12-13 18:32:01)
标签:

时事评论

  ■王娅妮  董振国

  监察部、国土资源部日前通报了10起土地违法典型案例,显示了国家治理土地违法现象的决心。但人们同时看到,对10起大案的责任人员,基本上只有当地有关部门的处理意见,而没有实际处理结果。这些意见最终能否落实,令人担忧。

  当前土地违法现象的严重程度,从监察部、国土资源部

这次通报的十大案件中可见一斑。另据报道,今年前5个月,全国立案查处的土地违法案件达2.4万多起,涉及土地22万亩。目前全国圈定的土地违法违规重点地区有58个,圈定典型违法案件251件。对这些案件,人们不仅希望看到对土地用途的处理,更希望看到违法责任人受到严肃追究。

  然而,这次对十大案件的通报中,对违法的责任人,只有当地有关部门的处理意见,而没有实际结果。这些处理意见中,4起案件的处理意见比较明确,其中广东省对开平市政府非法批地案的处理意见力度最大,明确提出要对3名责任人撤职或开除公职,若能落实到位,足可振奋人心。其他案件,都只说“提出了相应的党纪政纪处理意见”,至于如何“相应”,未见端详。

  这10起案件,最早的发生在5年前,最晚的也是一年多以前的事。时间过去了这么久,案情早已大白,对责任人的处理却停留在“意见”上,迟迟不见结果,个中缘由引人深思。

  确保18亿亩耕地面积,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不可逾越的一条“红线”。对已发生的土地违法案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纪律规定,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全国通报的土地违法大案,必然是案情重大的典型案件。这些案件的查处结果,必然对同类案件的查处和规范土地使用行为产生示范效应,容不得半点马虎。对案件的查处只有“见事又见人”,才能算全面、到位,才能还人心公道、还法纪尊严。(作者为新华社记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