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领标准加1800元”后的外来生存困境

(2007-11-05 20:35:48)
标签:

时事评论

 

“白领标准加1800元”后的外来生存困境

http://hsb.huash.com   2007年11月05日 03:51:05     进入论坛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7000 定制,3元/月!
 

  ■ 曹 

  中国社科院日前公布了2007年全国主要城市白领工资标准,包括各城市物价水平、居住成本、交通成本、城市现代化等诸多方面因素,共分七个档次:香港以18500元高居第一档次,上海、深圳、北京等位居第二档次,在北京一个人月收入5000元才能算白领,而第七档拉萨的白领标准为700元。(11月

4日《新快报》)

  这个白领标准在网上几乎遭到了一边倒的板砖 “炮轰”:“收入够白领标准但毫无白领感觉”、“这个白领标准是温饱标准吧”。的确,在高房价时代谈白领标准是不合时宜的,畸高的房价让人难以有“收入相对较高感”,再高的收入面对房价都成了穷人。

  专家确认城市白领标准时的一个计算方法倒是挺有意思:外地务工者在以下工资标准基础上增加1800元——— 简言之,一个外地来京务工人员要想成为白领,收入得达到6800元。

  按理说,城市中每个人的身份应该是平等的,识别一种阶层身份时只应有一个标准。不管你来自哪里,出身如何,从事什么脑力劳动,只要在一座城市工作达到同等收入水平,就可以平等地被称为白领。但在户籍壁垒和福利歧视下,虽然在同一座城市生存和发展,可外来者要比本地人付出更高的成本和代价,要比本地人有更高收入标准的支撑。1800元的白领标准差距,就是外来务工者待遇与市民待遇的差距——— 你的户籍身份即意味着你要付出更多。

  有篇著名的网文《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读来让人心酸:在现行户籍政策下,一个农村孩子奋斗18年才能成为城市白领——— 同样一座城市里,一个外来者要付出高得多的成本、经过更多的奋斗,起码每个月收入得多1800元,才能获得与本地人平等的白领身份,才能和本地人坐在一起喝咖啡。同样地奋斗,赚的钱一样,平等地纳税,为什么外来务工者的白领标准要加1800元,这1800元是户籍制度带来的非正义成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