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萌之机——本人的图表技术体会
(2010-11-06 12:26:4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投资理论探讨 |
为此,我一直在想,怎样才可以见未萌而审坤一之机?技术的经典定式是怎样形成和演绎的? 失效与变形的表象下又会传递着怎样的信息?我们是否在不断的概括再概括的技术进步上远离了本源而导致了技术理解的偏离与迟钝?因此,我要倒推回去,把图表还原到最简单的K线及构成K线的每一笔的成交上。我们知道任何趋势和形态的构成都是由许多具体的改变所汇集而成的,它们是一笔笔的买卖及其力度与意志的连续。然而,大部分的成交和K线都是中性的,没有解读的意义,只有决定方向和酝酿变化的部分才值得重视,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概念来筛选,过滤掉无用的噪音,它就是“新”字,新方向、新价格、新幅度、新速率、新节奏、新成交量等等一切的新,这和新高新低的新是一样,只是我把它缩减到最小的维度上来对比,以此感受市场的延续与变化之机。当“新”字发生时,我会高度敏感和关注,因为这意味着有些东西不同于之前,它们正在发生改变,我会非常重视这根带“新”的K线所产生的高点和低点,因为这代表该重要时间单位内的两个极点,是强弱酝酿过程中多空力量的极限所在,也是验明其后变化的延续性所在,若能够立即按相关逻辑演绎并对该极点进行突破,则突破点即为入场或出场信号,而另一个极点就自动成为纠正位,作为错误的补救。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简化,认识到一切技术图形的构成都是由K线演绎而来的,而我们的关键在于剔除杂音、找到资金态度转化和强弱酝酿过程中的那根核心K线,它将是一条全息线,蕴涵着决定未来图形的某些重要信息和逻辑值,通过对它的理解和逻辑阐述,我们就可以最早的发现机遇,并将错误限定在一个单位内。并且,随着不同时间单位的切换,它适用于各种短中长的操作,分、日、周、月、季、年都可用来设定,不同周期还可以依序影响和支持,有助于确定次级周期的环境,从而综合决策。
感谢上面各位朋友的捧场,谢谢你们的支持!这篇帖子是写给本人一位要好的投资伙伴,因为他非常不认可技术分析,并且举出种种技术分析无用的例子。但我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感到,基本面分析虽然能够对企业进行大致的判断,却无法精确,对50%左右的涨跌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而对于我们这种以此为生的人来说,这个波动已是相当之大。并且,我从大量的实践与观察中感到,有些东西还是可以捕捉到的,只是平常的技术分析会较滞后,很多时候要求对关键位进行确认后才能明确,但往往逐渐明朗之时的那段涨幅也很可观和安全,因此我便试图去发现是什么力量导致图表的突破和明朗,希望能在这种力量蓄积启动之前进行把握,因此我得出了以上的结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基本面的背叛,毕竟技术分析需要在基本面的大环境下才能更自如的使用。它们是战略和战术的关系,是相对统一的。另外,由于我不知道如何在闽发贴图,所以上面的东西可能有些抽象,乍看上去会比较虚乎,其实在运用过程中都是些很具体的东西,比较容易掌握和辩识的,还希望不会影响大家的理解。另外,谢谢瓢饮者的指正,那个字用的确实不妥,谢谢纠正。
-------------------------------------------------------------------------------
个人感觉,在牛熊级别的大的拐点上,通过走势图来高概率的把握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但只能是概率比较高而已。不过对于大的资金估计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不具有可操作性,只能按安全边际的原则操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