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评课稿
横州市云表镇福塘村委小学 韦家贵
今天听了韦小丽老师的一节品质提升研讨课,我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从课堂效果可以看得出,韦老师在备课、上课等各个环节都很用心,呈现给我们的是一节高效的品质研讨课。下面,就这节课谈谈的我看法。
一、《牧场之国》的编排意图及特点
1.“足下万里,移步换景,寰宇纷呈万花筒”这是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编排了《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三篇课文,《牧场之国》描写了荷兰宁静、安详、美丽、的牧场风光,运用静态和动态描写的方法,一咏三叹反复出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表达了作者对荷兰动物与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那种宁静、安详、美丽牧场风光的赞美。
2.“体会静态和动态描写表达的效果”是本单元也是这一课文的语文要素。即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课文第1自然段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用一句话点明了荷兰这个国家的特点,第2~4自然段描写了牧场的主人一生、马、
等动物自由、悠闲的生活:牛群吃草是那么专注,骏马驰骋是那么潇洒自如,绵羊和山黑猪和小鸡,都是那么悠然自得。第5自然段写了傍晚出现的挤奶人,驶向城市的运的车船,还有天地都暗下来后沉睡的牲畜,漆黑的夜晚中发出微光的灯塔。课文整体表出荷兰牧场宁静、安详的生活画面。课文的语句优美舒缓,富有节奏,充分表现了荷兰牧场的诗情画意。
二、授课值得推广的亮点
1.教师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把握得比较准确,能把容易写错的字提示给学生,学生记得牢固。
2.教师在教学中,以巩固基础知识为重点,通过学生的作业,老师的检查修正,达到了掌握知识点的具体要求,从学生掌握的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学到很多东西,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还可以提升的空间
可以围绕“这是真正的荷兰”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你是怎么理解“真正”的意思?这是一个可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散发思维的要点。单靠朗读和思考,学生是了解不了“真正”的意思的,也很难真正体会到“真正”所包含的情感。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定位要高,要有统揽全篇的格局。本文的作者是捷克的小说家剧作家卡雷尔.恰佩克(1890-1938)有长篇小说《白色病》《母亲》都具有强烈的反法西斯的战斗精神。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当时刚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捷克是被战争卷入其中,在法西斯和反法西斯的战争中,捷克经历了炮火的摧残,国家断壁残垣,破败不堪。一次,卡雷尔.恰佩克出访离捷克三百多公里的荷兰,不禁眼前一亮,这战火纷飞年代里,荷兰却如世外桃源,被战争遗漏了,一望无垠的草原,安详自在的牛羊,清澈的河水,悠哉悠哉风车......令卡雷尔.恰佩克心头一震,这种人和动物和谐相处,宁静安详的生活画面,不正是反法西斯联盟的每一个人所想的么?所为之奋斗的么?想起自己国家因战争而落下的残垣断壁,如今看到如此美丽的荷兰风光,不禁感慨万千:“这才是真正的荷兰。”一个没有战争,一个热爱和平,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民主、互爱、互助的家园,“这是真正的荷兰”。老师只有站到大语文的高度带领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学生才能真正地体会“真正的荷兰”的意思,表面上是表达对荷兰自然风景的赞美,深入体会,我们才能懂得这是作者藏在在内心深处的为反法西斯而呐喊而战的精神,这样,每一个读者才会从内心深处对作者产生深深的敬意。
语文是生命语文,是生活语文,更是情感语文,教师只有站在大语文的角度去上好每一节课,才能达到真正的高效的课堂。
2024.05.1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