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绘制和使用地理教学板图、板画、板书

标签:
杂谈 |
分类: 报刊杂志 |
怎样绘制和使用地理教学板图、板画、板书
简易地理教学板图、板画、板书基本功,是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改革与教学实践形成的一种新理论技法体系。它具有容易学,速度快,质量好和简便实用、省时省钱等特色。由它派生出来的“讲画同步”教学法,有利于进行愉悦教学,大面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运用简易地理“三板”教学基本功当堂作图,边讲、边画、边写,讲画同步,反映了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特点和规律。由于简易地理“三板”教学基本功具有简易可行性,基础工具性,高效实用性、灵活多样性和新颖趣味性等优势而受到学生的欢迎。由此可见研究发展地理“三板”教学艺术决非权宜之计。它同电化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二者的发展是并行不悖的。
简易地理教学板图板画板书基本功主要包括工具、线段、运笔、要领、地理原理图、地图与剖面图、设计和板书等几部分。
一、工具
古人云:“工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简易地理教学板图、板画、板书基本功以易、快、好、省为目标,来改革、研制工具。
1.多功能粉笔(图11)
(1)镂笔——根据作图需要,取普通粉笔,用小刀或小锯条,沿长轴方向,纵向镂刻,成纵镂笔,用来画河流、交通线等半比例符号;将粉笔沿短轴方向,作横向相间镂刻,成横镂笔,用来画地图范围符号、地层剖面,以及云雨、水体、植物、动物等。
图11多功能粉笔①镂笔②排笔③板笔
(2)排笔——用竹签或铁片、塑料板加橡皮筋做笔夹,用各色粉笔配伍,做成各种排笔。作图时落笔成片,五彩缤纷,光洁匀称,用来画各种晕纹、地层、沼泽、树冠等,图像生动活泼,功效提高数倍。
(3)板笔——在木板或塑料板上钻若干孔,一面直径稍大,另一面直径稍小,然后插上许多粉笔头,在钻孔稍大的一面,贴上橡皮膏或盖上木板、塑料板、铁片之类的东西,即成板笔。用板笔点画,得片片沙漠、泥质海岸、网纹等;扫描,得波浪、沉积地层、沼泽等;旋转,得动物身上的块状斑纹、植物的累累果实等。
运用镂笔、排笔、板笔等多功能粉笔作图,线条整齐、匀称、光洁,作图迅速、形象、生动成趣,深受学生喜爱。
2.多格粉笔盒(图12)
多功能粉笔,应配以多格粉笔盒贮存。多格粉笔盒可用木板或塑料板制作,也可以用废弃的多格纸壳药盒来代替。这种粉笔盒,可使教师手上花色品种繁多的粉笔,变得井然有序,作起图来犹如探囊取物,非常方便、省时。每堂课后,教师将用乱了的粉笔盒整理一次,以便下常课再用。这样,既能节省时间,提高作图速度,又可根据作图需要,使长短枝粉笔各尽其用。例如,作直线,需用长枝粉笔;作沙漠,可充分利用粉笔头。
二、线段
线段是构成地理教学板图板画板书的基本要素。分析研究各种线段的属性和画法,合理选用各种线段作图,有助于提高作图速度、作图质量和降低作图难度。常用线段主要有(图13):
1.细实线和粗实线(图13中①②)
粉笔同黑板直交或斜交运笔,得细实线,这种线段秀细流畅,多用来勾勒地图轮廓,描绘地图符号和自然、人文地理景观画等,是一种使用最多的线段。取一截粉笔放倒,沿短轴方向平扫,得粗实线,其线条粗犷、深厚、墩实,多用来表示山脉,作柱状图表等,远视效果特别好。
2.中线和虚线(图13中③④)
中线是用细实线的运笔方法,由不连续的一直线加一点组成,用以表示平分线、轴线等。虚线是由断断续续的细实线构成,用以表示回归线、极圈、海上航线等。
图13常用线段组合
①细实线;②粗实线;③中线;④虚线;⑤双线;
⑥多线;⑦曲线;⑧弧线;⑨晕渲;⑩晕纹
3.双线和多线(图13中⑤⑥)
用纵镂笔或手捏两支粉笔,一笔双行,单色表示河流、铁路、公路、管道等;双色表示政区界线、海岸线等。手捏三支粉笔或用横镂笔、排笔,一笔多行,用以表示地图范围符号,编织晕纹、地层等。
4.曲线和弧线(图13中⑦⑧)
用粗、细实线按不同弯曲,构成折曲、滑曲、螺曲,对称与不对称等曲线,多用以表示光波、水波、地震波和蒸发、蒸腾等。粗、细实线按不同曲率构成各种弧线,这种线段给人以广阔、深邃、无际感,多用来表示天穹、天体运行轨道、大地曲面、云图等。
5.晕渲和晕纹(图13中⑨⑩)
将长枝粉笔放倒,用拇、食、中三指重压一端,沿短轴方向横扫,得由浓而淡,逐渐过渡的晕渲,用来表示海岸线等,以突出主图,显示明暗,增强立体感。晕纹是用多线作成的平行或直交、斜交线,用以衬托主图或者作范围符号等。
三、运笔
简易地理教学板图板画基本功,以“易、快、好、省”为目标,形成丰富多彩的运笔技法体系,主要有轨迹法、运筹法、线晕法、扫描法等。
1.轨迹法
地理教学板图板画板书常用到一些直线和几何图形。运用轨迹法作图,不以规矩也能成方圆。
(1)作直线——取长枝粉笔放倒,沿长轴方向运笔,这时,粉笔犹如沿轨道前进,可画出水平、垂直等各种方向的直线。线段画直了,作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多边形等各种几何图形就容易了。
(2)作弧、圆——第一,作大弧、圆:以肩关节为圆心,舒展单臂画弧、作圆,用以表示大地曲面、天球、地球的形状、经纬网、五带、气压带风带等;以天突穴为圆心,舒展双臂作更大的弧、圆,用作两半球图,或表示世界水陆分布、洋流、自然带,以及世界海上交通等。身体离黑板越近,所画的弧、圆越大,越远则越小。第二,作中弧、圆(图14):以拇、食、中三指捏长枝粉笔,以小指或无名指为圆心,反掌旋转,得中弧或中圆,用以表示地球的运动、黄赤交角等。第三,作小弧、圆:取一段横镂笔放倒,用拇、食、中指压住一端或中间,沿短轴方向旋转180°~360°,得小弧或小圆,用来表示天体、居民点、工业生产符号等。
2.运筹法
为了提高作图速度,简易地理教学板图板画要求合理运笔,用笔经济,运筹有方,为课堂教学争分夺秒。第一,连续运笔:即一笔成图(图15)。如一笔画地图轮廓,一笔画小麦、棉花、大豆、瓜果等图例符号,一笔画畜、禽、兽、鱼等。
第二,顺笔点缀:即凡是可以顺笔点缀的,不再回笔。如在航海线上顺笔点缀一艘轮船;在航空线上顺笔点缀一架飞机;用纵镂笔在黑板上一起一伏,顺笔点缀出形象化的铁路,等等(图16)。
第三,往返运笔(图17):即以双程运笔,取代单程运笔,尽可能避免空笔。如一次画两株树干,几条枝芽。
第四,一次写色(图17):要求一种彩笔只用一次。如作热带 海滨景观画,先用赭石色一次将椰子树干、椰果、海岸、珊瑚岛等画完,再用绿色画树冠、海水,然后用白色依次画船、鸟、云等。
图16用顺笔点缀法表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
3.线晕法
即线描、晕渲一笔同时出现。由于落笔处线中有晕,晕中有线,容易显示地理事象的三维空间效果,使地理板图板画教学生动活泼,富于真实感。
4.扫描法(图18)
扫描是一种高效运笔技法,可以把功效提高几倍。如用板笔点绘,转眼就是一片沙漠;用绿色横镂笔扫描,几笔就是一簇羽状叶片或条状树冠;用白色横镂笔,可以迅速扫描出地形雨和斑马的条纹状保护色;用赭、黄、白三色板笔横扫,得美丽的虎纹;旋转,可得长颈鹿的块状斑纹;用各色彩色粉笔配伍做成的排笔横扫,可得线条光洁匀称的地质构造图。总之,运用扫描法,可以显著增强地理教学板图板画的质感,而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起来。
四、要领
简易地理教学板图板画的基本作图要领是:暗线明描,树立信心,反复实践,水到渠成。为了保证作图速度和质量,使边讲边画一开始就获得成功,初学者应准备一块特制的轻黑板作为起步的“拐棍”。这种黑板重量小,不怕湿,携带方便,教师事先稍作准备,即可当堂作图,比较顺利地进行边讲边画了。
1.轻黑板的制作
为了加强远视效果,轻黑板的面积应尽可能大些,如能容得下 http://221.204.254.28/resource/Book/Edu/JXCKS/TS016012/image/11.gif 的中国地图。为了减轻黑板的重量,可选用椴木三合板,周围用红松或杉木等质轻而又不易变形的木材,作宽5厘米,厚3厘米的边框,然后用黑板漆涂两遍。风干后,一面画上使用频率较高的地图,如中国或世界轮廓图,另一面空着,留作机动。以中国轮廓图为例,具体做法是:先在轻黑板上垫一层复写纸,取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政区图覆盖在复写纸之上,用复写笔沿国界、省市区界、各省区首府,以及长江、黄河等,轻轻描画一遍。揭下地图和复写纸,黑板上留下地图痕迹。用松节油等稀薄剂稀释各色磁漆,用尖头毛笔蘸银粉漆(铝粉+清漆)画国界线、海岸线(粗些)、省市区界线(细些)。将毛笔用煤油洗净备用。待银粉漆风干,取毛笔蘸湖蓝色磁漆(白+少许普蓝)绘长江、黄河等;在银粉漆海岸线外套描湖蓝线。用煤油将毛笔上的湖蓝色磁漆洗净、挤干,再蘸大红色磁漆,在陆地国界外套描大红线,在首都北京的位置上绘红五星,在各省市区首府位置绘红色圆圈或圆点。将毛笔用煤油洗干净备用。至此,中国轮廓图绘成,风干后即可使用。(图19)
2.轻黑板的使用
轻黑板绘有轮廓图的一面,图中的政区界线、海岸线、河流等犹如地理坐标,教师事先略加练习,即可从容不迫顺利作图,进行边讲边画。一些精度要求高,难度大的课题可运用暗线明描法作图。具体做法是,用HB铅笔将图稿画在黑板上。这种铅笔稿图的视距为0.5~1米,刚好在教师使用黑板,进行边讲边画的视距之内。因此,教师可以不慌不忙地在黑板上依样画葫芦,从而使作图既快又好,讲画同步。例如,事先在中国轮廓图上,用铅笔勾勒铁路干线;在世界轮廓图上,勾勒火山地震带,然后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地进行边讲边画,效果很好。
图19轻黑板和中国轮廓图
①银粉漆;②湖蓝;③套蓝,④套红
轻黑板的空白板面,多用来讲分区、分国地理。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和个人的地理板图板画作图基础,事先用铅笔在黑板上勾出有关地图、剖面图、原理图、图表和景观画中难画或者当堂不能顺利作图的部分,然后运用暗线明描法在课堂上边讲边画,着意把各地理要素分层凸现在第一平面上,把死图变活,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随着作图技能,作图意识的形成和作图经验的积累,对一些简单的,甚至难度稍大的板图板画,教师也可以逐渐扔下轻黑板这条“拐棍”而独立作图了。简易地理教学板图板画的“拐棍”何时仍掉,因人而异。但是,对于一些精度要求高,难度大的板图板画,如中国政区图、亚洲、欧洲、北美洲地图等,教师当堂作图,仍需依靠“拐棍”。从这个意义上讲,简易地理教学板图板画基本功的作图“拐棍”,是地理教师长期受用的得力工具。
五、地理原理图
地理原理图是中学地理教材内容的核心和教学的重点、难点与关键。地理原理图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把形象思维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概念、规律具体化、形象化,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巩固和扩大地理信息储存。地理原理图包括线段式、递进式、象限式、关系式、模拟式和综合式等表现形式。
1.线段式:
表示连贯性强,演变明显,作线性运动的地理事物。适于表现半比例符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和具有连贯性发展变化的地理要素。如黄河、长江各段的特点、改造和利用,南水北调、北煤南运、南粮北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转换等。
2.递进式:
适于表现具有综合作用的较大范围演变、递进过程的地理事物。如青藏高原的隆起,长江三角洲的形成,珊瑚礁的成因,内蒙古东西景观的递变,非洲热带稀树草原干湿季节景观演变,森林的防风固沙作用等。(图21)
图22象限式:中国四大农牧区的分布
3.象限式:
有些地理事物按象限区有规律地分布、运动和演替,叫做象限式。例如,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形成,中国季风区、干旱区和高寒区的分布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等。(图22)
4.关系式:
多种因素、多种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重叠,形成关系式。如地壳的物质循环、水循环、地下水及其利用,珠江三角洲的“三基”鱼塘生产模式,
图24综合式:意大利地理特征示意:1.阿尔卑斯山地;2.波河平原;3.亚平宁山地;4.地中海;5.水稻、小麦、玉米;6.炼油、钢铁、汽车;7.柑橘等亚热带水果;8.葡萄;9.油橄榄;10.出口葡萄酒、橄榄油;11.海洋运输业;12.进口煤、原油、铁矿石、棉花等
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
关模式等。(图23)
5.综合式:
几种原理图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综合式地理原理图,多用来表达地域特征或地区差异。如新疆两个盆地特征对比图,吉林省土地利用与农业结构联系图,台湾自然、经济联系图和意大利地理特征示意图等。(图24)
六、地图与剖面图
地图与剖面图的广泛应用,是地理教学的突出特征之一。因此,地图与剖面图构成了地理教学板图的主体。地图是地理环境的缩影,地图与剖面图的恰当结合,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生动的三维空间图像,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有力手段。这里对形象符号、图像分析、作图方法和剖面图的绘制与使用等加以阐述。
1.形象符号:
简易地理“三板”教学艺术的特色之一是,地图符号生动形象。这种系列化的地图符号,形成了丰富的地图语言。符号系统主要有地质地貌、矿产、气象气候、水文、植被、动物、农畜林水产、工业、人口、交通、城市等。(图25)
2.图像分析:
学习世界地理,通常要熟悉的国家有几十个;中国地理涉及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这么多的国家和省区,要使学生形成比较深刻的印象,需借助于近似的图像分析来实现。图像分析主要有几何图形分析和象形分析两种。
(1)几何图形分析——有些地图像单一的几何图形,有些像复合的几何图形。通过观察,抓住其轮廓特点,有利于分析、比较、记忆、应用。如地球近似正球体,世界的大陆多呈倒置的三角形,美国像矩形,山西省像平行四边形,法国像六边形,浙江省像裁去三个角的矩形,非洲由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复合而成,等等。(图26)
图 25地图形象符号
(2)象形分析——大部分地图轮廓复杂,难以掌握;但联系实际,细心观察,如人如物,似鸟似兽,维妙维肖。根据各地的风土民情、地形地物、经济发展特征等,取最佳相似形,并赋予积极意义,渲染浓化地理特色,使地理教学生动有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乃至终生不忘。比如,中国如一只引颈长鸣的雄鸡(一唱雄鸡天下白),黑龙江省像只展翅高飞的天鹅(天鹅的故乡),山东酷似一只伸出拇指的拳头,陕西像尊跪俑(世界古文化奇迹,秦兵马俑出土地),湖南、江西像对兄妹头像(苗汉团结),广东酷似象头(高温多雨气候),台湾岛像串香蕉(我国著名香蕉产地),海南岛像只菠萝(我国著名菠萝产地),云南像只开屏的孔雀(我国珍稀动物孔雀产地),西藏酷似藏靴(艰难的历程,登山圣地),青海像个马头,河曲如马口,青海湖如鼻孔(我国著名河曲马产地),新疆像个牛头(全国四大畜牧业基地之一),内蒙古像只雄鹰(温带草原的典型动物之一),伊朗像顶草帽,澳大利亚像个马鞍,意大利酷似高筒皮靴和足球,南极洲像个大问号(神密的大陆),大西洋像只宝葫芦,等等。(图27)
图26几何图形分析
1.世界大洲:倒置三角形;2.浙江省:矩形裁三角;3.非洲:梯形加三角形
3.作图方法:
地图的作图方法很多,在板图教学中,主要采用点弧法、折线法和曲线法。
(1)点弧法——以几处反映地域特征的点和弧为控制标志,连点弧成图,以保证图形大致正确。不同地图,点、弧数各异。这分析(示意)
4.陕西省,跪俑;5.湖南、江西省,兄妹头像;6.广东省,象头;
8.海南岛,菠萝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描绘图形复杂,难度较高的地图。如画中国、印度轮廓图,适合用点弧法。(图28)
(2)折线法——要求裁弯取直,控制全局,高度概括,突出特征。如作辽宁省和蒙古轮廓图,适用此法。(图29)
图28点弧法:用七点三弧法作中国轮廓示意图图29折线法:辽宁省示意
(3)曲线法——作大比例尺地图,表示石质海岸,或精度要求较高的地图,适用曲线法。如作福建省、北美洲大陆轮廓图等。(图30)
4.剖面图:
剖面图的判读和绘制是地理课的主要内容和技能之一。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经常配合地图,完成重点课题的教学任务。在简易地理教学板图中,作剖面图,要重点抓三方面的内容:等高线、剖面图互换;优选剖面线;地图、剖面图互相配合。
(1)等高线、剖面图互换——步骤是根据等高线图作剖面图,或将剖面图转换成等高线图。要求尽可能先画得精确些,然后将互换的剖面图或等高线图加以简化,形成板图。如角峰图、冲积扇图等。(图31)
(2)优选剖面线——为了突出地形特征,设计过程中要求优选剖面线。如中国、东北、四川盆地、台湾、北美洲大陆等应沿纬线方向选择剖面线,而新疆、广东、海南岛、意大利等应沿经线方向选择剖面线。(图32)
(3)地图、剖面图结合——在重点大洲、国家和省区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地图、剖面图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三维空间概念。
图31等高线图、剖面图互换1.角峰等高线图和剖面图;2.冲积扇剖面图
图32优选剖面线——北美洲大陆剖面示意
1.海岸山;2.内华达山;3.落基山;4.阿巴拉契亚山;5.太平洋;6.大西洋
如中国、苏联、日本、美国等都是重点课题,应尽可能设计安排地图、剖面图紧密结合的图像教学,以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加深识记。
七、设计
简易地理教学板图板画基本功包括画、用、设计三部分。因为现成的板图板画资料不多,这就要求通过教师的设计或改造、加工,把教科书上的文字、插图插画,以及其他地理教学参考资料上的图文,转化成板图板画。所以,地理教师应在深入钻研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和地理图像教学艺术的基础上,掌握设计原则,形成设计能力。主要设计原则有:简易性、地理性、科学性、典型性、有序性、对比性和立体感、均衡感、色谐感、动感等。
1.简易性
简易性是革新后的地理图像教学艺术的鲜明特色和突出优势。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新技法和新工具的长处,以尽量降低难度,节省时间,务求方便、实用、高效,以利普及提高。像用一大、一小两个相连的三角形,表示南北美洲的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简单、容易、效果好,人人能作(图33);用几条折线表示黄河和长江上、中、下游及其特征;用排笔表示阳光直射、斜射同地面辐射量的关系,都很容易。
2.地理性
围绕地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关键,以地图、剖面图、原理图和图表为主,来设计地理教学板图板画,以突出地理性。像葛洲坝、坎儿井、天山牧场示意图等,都有鲜明的地理性。(图34)
3.科学性
科学性是评估地理教学板图板画的第一标准。根据制图综合原理,为了突出地理特征,在作图过程中,允许适当加以简化或夸张,使其带上一些随意性和浪漫主义色彩;但是,这种简化和夸张是有条件和有限度的,即以不损害板图板画的科学性为前提。例如,作彗星图,光尾显现的位置应在离太阳大约3亿公里以内的轨道上;作地球圈层结构剖面图,在对流层作云图,自下而上依次应为层云、积云、卷云;海底地形的基岩,一般不能画花岗岩符号;火山锥坡度的大小,要看岩浆是酸性还是基性的;作褶皱图应有几个连续的弯曲,等等。(图35)
4.典型性
所谓典型性有两层意思:其一,选材典型,区域之间千差万别,地形地物各有特点,这就要选材典型,以充分反映地域差异,突出地理特征。其二,重点突出。必须严格按照地理教学大纲、教材、教学目的选材设计,要少、精、准,不仅每堂课的板图板画要限量,而且每幅图的内容要严格筛选,既避免图幅过多如开画展,又防止因每幅图内密度太大,而冲淡教学重点。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地图、剖面图结合,只用于重点洲、国、省、区。地理景观画的典型材料,更应严格选取。像一峰单峰驼,一片沙漠,几座金字塔,是埃及特有景观;几只牛羊,一片草场,几个蒙古包,是亚洲温带草原景象;一个狗拉雪撬,一座穹形冰屋,一片冰原,是因纽特人的天地,等等。这些图像都具有典型性。(图36)
5.有序性
地理教学板图板画的每幅画面,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层次清楚,排列有序,以显示鲜明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像黄土高原的成因与演变示意图,曲流与牛轭湖成因示意图,岩石风化过程图等,都具有鲜明的有序性。(图37)
6.对比性
比较是地理教学经常使用的一种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在地理教学板图板画中应充分利用。运用比较、衬托的方法设计的板图板画,容易激发学习兴趣,把学生引进画面,使他们犹如身临其境。例如,中国、澳大利亚沿纬线方向的地形剖面对比,黄河下游“地上河”大堤下点缀些树木、建筑物(开封铁塔),三峡或挪威峡湾中画只轮船,美洲热带荒漠的仙人掌下点缀个旅行者,在奔驰于非洲热带草原、荒漠中的驼鸟背上画个人,以及恐龙图像与人对比,等等,反差强,效果好。(图38)
7.立体感
立体化的地理教学图像,有利于对画面上的地理事物进行科学分析,从而使地理教学板图板画显得画面宽深,层次分明,造型逼真,感染力强。描绘立体化图像的要领是,远小近大,远密近疏,远略近详,明暗有序。(图39)同视线直交于地平线的铁路,以及两旁的树木、电杆等,就表现出远小近大,远密近疏的现象。由于越远能见度越低,这种“空气透视”现象反映在画面里,就是远略近详。像画近山,要详细些,画远山,要简略些,直至断断续续模糊不清。这样,画面便详略有别,拉开层次,变得宽深,给人以真实感。(图39)
由于阳光的作用,地形地物有明有暗。地理教学板图板画的特点之一是以黑板为背景,明暗部位刚好相反。像作云图时,应白晕渲在上,暗部在下。这样看上去,飘浮在天空的云朵便凸了起来;板图的河湖海岸线粗细相间,活泼自然,给人以陆高海低之感。(图39)
8.均衡感
地理环境是具有动态平衡的稳定的对立统一体。它反映在地理教学板图板画里,必须给人以均衡稳定感。均衡感的要求是,主次分明,多样统一,均衡稳定。像珊瑚岛这幅景观画(图40),珊瑚岛是主体,应摆在画面的1/3或2/3处;次要部分的船、鸟、云等,应摆布得三三两两,给人以既活泼,又井然,既多样,又统一的感觉。珊瑚岛摆在画面的1/3处之后,一些地方空荡荡的,给人以不均衡感。如果在空旷处适当点缀些同珊瑚岛有关的船、鸟、云等,既可丰富板画内涵,又能使画面均衡统一,一举两得。此外,板图板画的地平线、水平面、垂直线等,应画得横平竖直,避免给学生以倾倒或不稳定感。
9.色谐感
色彩是地理教学板图板画的要素之一。色彩的功能在于唤起知觉,刺激大脑皮层,促进植物神经活动,和谐心理发展。同其他事物一样,色彩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性。遵循这种规律,合理设色,使各地理事象的色与形浑为一体,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这样易产生良好的直观教学效果。地理教学板图板画使用的彩色粉笔,具有天然的和谐性,容易在学生心理上引起强、弱、锐、钝等反应。根据色彩打动知觉的不同效应,可以把各种色彩分为暖、寒、中三种色系:红、橙、黄打动知觉的作用强,称暖色系;青、蓝打动知觉的作用弱,称寒色系;绿(黄+蓝)、紫(红+蓝)等为复合色,打动知觉的作用介于暖、寒色系之间,称中间色系。暖色以红为代表,给人以膨胀、发挥感;寒色以蓝为代表,给人以沉重、收敛感。在同样大的面积上,分别涂上红、蓝两色加以比较,给人的感觉是,红色看上去好像浮出来似的,显得面积大些;
蓝色看上去好像沉下去似的,显得面积小些。地理教学板图板画就是要根据色彩的这些属性,来设计颜色。例如,地图主要部分的轮廓线、晕渲、晕纹,应多用暖色,次要部分像邻国、邻省等应多用寒色;赤道、回归线、暖流等应用红色,极圈、寒流等应用蓝色。其他如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黄沙、红花、绿叶,等等,都应按照地理事象的固有色彩来设计。此外,板图板画在设色过程中,应尽可能少用青、紫,因为这些色彩以黑板为背景,容易模糊不清;普通灯光下,往往黄、白不分,所以阴雨天及夜间作图应少用黄色。
10.动感
基于客观世界的恒动性,地理教学板图板画应当是一种具有动势,富于变化,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图”。因此,在地理教学板图板画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自始至终应抓住一个“活”字。地理教学板图板画动感的主要表现方法可以概括为“叠加”、“分解”、“动势”六个字。
(1)叠加
多用于表达地图、原理图的动感。作图过程中,从无到有,由简到繁,逐步发展,使各地理要素伴随教师的讲授,分层出现在第一平面上,最后成为由各要素叠加而成的综合图。(图41)
(2)分解
多用于表达地理原理图的动感。像江汉平原的成因,柴达木盆地的演变,沼泽地的改造等。为了增强表现力,还可以加用黑板擦擦抹,使地理教学板图更加生动有趣。(图42)
(3)动势
多用于表达地理景观画的动感。像草木摇曳,江河奔流,鸟飞兽走,聚雨闪电,等等,使学生感到、看到整个世界都在运动之中。(图43)
图43动感——怒象
八、板书
地理教学板书以黑板为文字、符号信息的载体,是地理教学内容的精华,构成地理知识的骨架。同时,它也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美育和保护学生视力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板书成为地理教师全面贯彻德智体美教育方针所必须掌握的教学基本功。
板书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以书面语言进行教学的有效方式。教师通过板书,把地理教学内容要点分类、编码,简明扼要地展示给学生,便于他们提纲挈领地掌握知识要点,及其内在联系。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板书,对学生理解、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发展地理思维,复习、巩固、复呈、运用地理知识等,都有重要作用。
地理教学板书的设计,必须以地理教学大纲为准绳,以地理教科书为依据。地理教学板书设计与实施应具有科学性、启发性、关键性、整体性、多样性、艺术性、保健性和完整性。
1.科学性:
科学性是地理教学板书设计的根本原则。只有符合科学性原则的板书,才能准确无误地传输地理信息。地理教学板书的科学性,是以文字正确表达地理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内涵,是从教材中提炼出来的精华,要求脉络清晰,高度概括。这就必须对板书中的字、词、句、符号等精心琢磨,反复推敲,认真筛选,保证准确、精炼。例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板书可以这样设计:板书正确表达了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与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与季节更替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天文季节的含义,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2.启发性: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思维能力,是地理教学板书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在抓教材内容实质及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建造知识殿堂框架,在教学中,通过板书,引导学生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卓有成效地培养、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例如,在“热力环流”一节的教学中,设计这样的板书,配合图像教学:
http://221.204.254.28/resource/Book/Edu/JXCKS/TS016012/image/12.gif
这则板书揭示了地面温度高、低与气压高、低的关系,空气升降运动与气压的关系,气压高低与空气水平运动的关系。
3.关键性:
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是地理教学板书的一项重要原则。这就要求教师熟悉、驾驭教材,以期把教材的关键、重点选准。在文字表达上,关键、重点应详细些,一般内容简略些,做到详略有度,轻重有别,层次分明。例如,在“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板书的设计中,应突出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并且围绕“季风”这一教学重点,安排几个层次,加以烘托、强化,务使这一关键性教学内容显得特别突出。
4.整体性:
地理教学板书要精心安排,合理布局,科学利用板面,使板书具有鲜明的整体性。一般应按照“左图右书”的习惯,板书居中,左部置图,右部书写地理名词术语。避免满黑板的板书无计划、无整体格局的散、碎、乱现象。在设计与实施板书过程中,亦可不受“左图右书”框框限制,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教学需要灵活运用。(见图44)
5.多样性:
丰富多彩的地理教学内容,要求形式多样的板书与之相适应。
为此,地理教学板书要求配合以图,结合以表,使之形式多样,活泼生动。
(1)提纲式:通常是根据教材内容条理清楚的特点,列出纲目,区分并按标题的等级层次,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它具有提纲挈领,条理性强等优点,便于教师口头讲授,显示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例如: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说
http://221.204.254.28/resource/Book/Edu/JXCKS/TS016012/image/13.gif
http://221.204.254.28/resource/Book/Edu/JXCKS/TS016012/image/14.gif
(2)结构式:将教材内容梳理成互有联系,组织成整体的知识结构体系,称结构式。这种板书便于学生抓住特征,理解、记忆,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例: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http://221.204.254.28/resource/Book/Edu/JXCKS/TS016012/image/15.gif
(3)表格式:教材头绪多,内容复杂,地理事物之间、地域之间差异显著或类似,宜采用表格式。这种板书条块清楚,对比性强,简洁易读,印象深刻,教学效果好。
例:冰川类型及分布
http://221.204.254.28/resource/Book/Edu/JXCKS/TS016012/image/16.gif
(4)韵律式:内在联系差、机械记忆多、知识密度大的教学内容,宜采用韵律式。这类教材编成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的段子,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例:中国政区歌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南福吉安,川藏二宁青甘陕,内蒙贵台北上天。(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黑龙江、江苏、浙江、江西、新疆、海南、云南、福建、吉林、安徽;四川、西藏、辽宁、宁夏、青海、甘肃、陕西;内蒙古、贵州、台湾、北京、上海、天津)
(5)综合式:教学内容比较复杂,要素多,综合性强,宜采用综合式。这种板书将两种形式以上的板书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同时反映几个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例:亚洲的季风(见下表)
季风/冬季风风向(1月)/夏季风风向(7月)/分布地区1.温带季风东亚季风2.亚热带季风南亚季区3.热带季风/高压西北季风35°N(干冷)23.5°N东北季风(干旱)0°低压/低压东南季风暖湿热湿西南季风高压/中国季风区内大部分地区、朝鲜半岛、日本、俄罗斯远东部分地区
///南亚大部、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北部,我国的海南、滇南等地,藏南和云贵高原也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6.艺术性
地理教学板书的艺术性包括书法美、有序美、色彩美和端正、规范美。书写大方、清秀的板书,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有序美指板书条理清楚,结构新颖,布局合理。色形美,就是用彩色粉笔端正、规范地书写重要的字、词、句;运用多功能粉笔,围绕关键、重点内容,调动圈、点、线等各种符号、艺术手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印象,加强识记。所谓端正、规范美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必须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汉字简化方案和标点符号规范板书,做到正音、正形、正义。不能别出心裁,自行造字,也不能使用异体字、繁体字,更不能出现错别字。如“安徽”不能写成“安灰”;“酒泉”不能写成“氿泉”;“西藏”不能写成“西茮”;“新疆”不能写成“新畺”,等等。其二,字体端正,不龙飞凤舞,乱写乱画。总之,在板书教学中,教师应随时检点,注意加强艺术性,强调“示范性”。
7.保健性:
为了突出“保健性”,地理教学板书的文字、符号系统应力求简洁、精炼,做到减少“水分”,保留精华,然后根据黑板的总面积,减去板图、板画面积,除以板书字数,即得每个字平均应占面积。字体应大小适当,视距应达到8米以外,以增强远视效果,切实保护学生的视力。设以S为黑板总面积,S1为板图、板画面积,S2为最大板书字体面积,n为板书的字数,求板书最大字体面积的公式为:
http://221.204.254.28/resource/Book/Edu/JXCKS/TS016012/image/17.gif
8.完整性:
地理教学板书的完整性有两层意思:第一,教师在板书过程中,应随时目扫、校对,避免出现错别漏字。否则学生会在教师的影响下,或乱写乱划,或丢三漏四。第二,一堂课下来,教师应给学生留下板图、板画、板书的完整设计。切忌边讲、边写、边画、边擦,讲完擦光的做法。应尽可能给学生留下完整的地理“三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