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社会的发展和变革需要很多不同的力量,无数致力于此的机构和社会创业家们,因为共同的愿景走到了一起,分享他们的故事、汇聚更多的动力:让社会因我们而变得更美好,3月17“国际社工日”“社创之星”来到了南京....15位来自南京和苏州地区的社会创业家们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他们分别讲述了自己创办的愿景与情怀,还有可持续模式以及创新亮点,最终四家机构脱颖而出进入此次全国选拔的36星行列。
https://mmbiz.qlogo.cn/mmbiz/tia3DUYxSVib29K7HWTcIpX3M5YtkWDic7icUJiaGIfw42YMfFzzgQ8qGFwK95DvWxlqZPDHWqOyhzR27nOPvoKvOlg/0
走进现场之前,我们必须要穿过讲述当地文化历史的剪影墙,带人穿越几千年的文化坐标,古老的历史清晰的呈现在我们前行的路上,静默但不容忽视,它清晰的呈现在这里是为了完成一种提示: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将要去往何方!
用爱和生命完成连接
出席当天活动的嘉宾有:共青团南京市委吴霞处长、苏州工业园区社会管理局鲁晓辉处长、凤凰网品牌互动部总监孙宁。来自新华日报、南京日报、雨花台区电视台、新华网房产频道、凤凰网等各家媒体的朋友也在当天来到了现场,对活动进行了采访报道。举办这样的活动我们是希望让更多社会创业家,可以从别人的模式和思想里获得营养和激励,带动整个地区的社会创新是我们特别希望看到的,因此,我们特意邀请了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慈善公益学院的杨奇维老师来到现场.....
2014年2月,南京工业大学与泰国正大集团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联合创办了一个全新的学院,输入新兴的核心办学理念,以宇宙观、生命观、健康观和佛、儒、道的心灵文化为主题教育,采取“工本位”学习模式,进行有益合作,突出各自特色优势,一方面发挥南京工业大学百年老校的办学历史及悠久的办学传统;一方面发挥正大集团强大的企业实力及丰富的企业发展资源优势,二者强强联合,以开放性、社会化的实操课程为主,为国家培养实用型的本科人才。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公益慈善管理四年制本科专业,对于推动公益慈善行业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转变,解决公益慈善人才紧缺的瓶颈问题,具有开创性、示范性、引领性意义。
在现场,杨老师向所有的社会创业家和公益慈善机构发出邀请,邀请大家参与到四月即将举办的“在爱中行走”——中国公益慈善巡回展校园行计划。这个活动是面向大学、中学校园展示我国公益慈善组织及其事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成为公益项目的展示平台和募资平台。为慈善组织展示公益形象提供舞台,为社会大众了解公益慈善组织、参与公益活动创设窗口。欢迎各界NGO、慈善公益组织踊跃参与。
在现场活动开始之前,苏州工业园区社会管理局鲁晓辉处长和他的同事与我们交流,希望在今年能够有更多的社会企业带着创新的火花,在苏州可以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鲁处长和他的小伙伴们只留下了一个个背影.....
聚焦这里诞生的——四颗闪亮的新星
目前,各地的社会创业项目,以立足社区服务老人、残疾人和儿童的居多。在此次选拔赛上,南京、徐州和苏州等地社会创业者还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在公益前提下努力创新。除了选手格外年轻,这个群体的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对服务社会的认同,这也是他们许多人一致的初心。经过一天紧张的评选,社创之星南京分赛区选拔赛圆满落幕,最后有四位选手成为了此次选拔赛的优胜者。
来自南京煋炎公益发展中心的陈尧,致力于为残障人群服务,以视障人群服务为特色,推进非视觉摄影与触摸影像技术。这是将视觉认知转化为触觉认知的图像技术工具,不仅可以作为图像辅助教学课本应用到日常特殊教育中,还可以作为工具广泛应用到视障人群的日常生活及无障碍设施中。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完成一次资源整合,同时也希望其他地区的同类优质技术也可以跟他们对接交流。
现场人气超级旺的就数这位资深帅哥马龙了,受场地限制他这次出场没有从天而降,他们的专业术语叫:索降!他来自苏州蓝天救援队,这个组织成立于2014年4月,是一支纯公益民间相对专业的志愿者救援队伍,目前志愿者100余人,主要致力于山野救援、水上救援、城市救援、大型地质灾害救援及大型活动保障和各项安全知识的普及推广。虽然人气超旺,但这位帅哥也有粉丝体验不到的苦恼:他们即将参加为期三个月赴津巴布韦反盗猎国际志愿行动,民间志愿组织出境志愿服务也是展示中国志愿队伍的形象,也是实力的展示。目前任务已受领,但费用需自筹6-8万,我们一起呼吁无限爱心的有缘人能否及时给他们必要的资助。
邹玲燕是南京大学戏剧专业大四的学生,在上海、台湾主持过多个工作坊,致力于艺术教育的研发与推广。她创办的南京大学Dreama戏剧工作室, 是2014 年南京大学立项的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之一,是以繁荣城市艺术、推广艺术教育为目标的社区公益文化建设项目。她希望可以立足社区,让社区居民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城市和市区的历史可以用戏剧故事来表达,不需要他们成为艺术家,但表达很重要,让戏剧艺术走进民间走进社区。
社区需求多种多样,但解决需要从根本入手。张涛的接点社区发展中心在2014年应运而生,是一家致力于社区营造的社会组织,成员主要来自于社区内的热心人士,通过探索和研究形成了独特的社区营造体系,他们有一个社区四维理论:业委会执行公共决议,业主组织连接熟人社区,物业提供透明质价相符的服务,第三方对接资源。有产品、有模式、有激情,欢迎更多的同道中人与他们相连汇聚,也希望这样的经验可以被其他地区复制、传播....
南京市雨花台区民政局副局长杨彬先生、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高级经理邓富友先生为获奖选手颁奖。
作为社会创业者,苏州一家社会组织创办者李占立给现场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触动:他既从事着普通社工的工作,又承担着将社会组织发展壮大,提供更多更好社会服务的重担。为何会选择社会创业?又如何在清贫中坚守初心?
https://mmbiz.qlogo.cn/mmbiz/tia3DUYxSVib29K7HWTcIpX3M5YtkWDic7icpf6wRAHhYtoiaoibABU8nLZiahLwueRnslblEDgt2raTWCg8OQSibAR6lA/0
32岁的李占立,曾在大学、企业从事心理健康服务。“老人是我们每个人的将来,趁年轻时为自己的将来做点事吧。”抱着这个朴素的想法,他辞去年薪十余万的工作,全身心开始为社区老人服务。去年,他注册成立苏州工业园区怡康暮年关怀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身心健康服务。活动的当天,他一直在微信群里给其他公益群的同伴们直播着我们的活动,图文并茂,非常给力!
https://mmbiz.qlogo.cn/mmbiz/tia3DUYxSVib29K7HWTcIpX3M5YtkWDic7icv7mDgRV3jUJuw6yUt4ELoXLXzxX59gUbqcOEZbnxwccib2NLr7UT0zA/0
南京市玄武区残疾人抚养服务中心负责人辛福,做的是“公益
项目创新”。他开发的“蘑菇庄园”项目,通过残疾人教青少年种蘑菇,既让社会更了解残疾人,又让残疾人获得尊严、成就感与劳动收入。在他看来,残疾人不是只能接收爱心辐射,而是应该且可以深度融入社会。在多个创新项目的推动下,中心的服务效果和社会影响力大大增强,去年还在玄武区残联的大力支持下添置设备、提档升级。
https://mmbiz.qlogo.cn/mmbiz/tia3DUYxSVib29K7HWTcIpX3M5YtkWDic7icX9zQW4ABqD7nUYhZQgB7U4uGOo4rZ248k62MbfRoUnGs76acdqT1Bw/0
“公益
互联网”,是苏州工业园区乐济公益婚恋服务中心负责人刘斌探索的模式。残疾人有婚恋需求,但多数不肯走出家门。通过网站、手机APP,配合心理辅导,他们可以从网络交流开始,寻觅另一半。一年多来,“乐济”有了300多个残疾人用户,七八对残疾人在恋爱,两对残疾人喜结连理。同样的理念其实也可以跨越地域,让其他地区的相同组织和机构可以携手,通过互联网一起整合资源,为了多出一份美好,让我们时时连接吧!
https://mmbiz.qlogo.cn/mmbiz/tia3DUYxSVib29K7HWTcIpX3M5YtkWDic7ic0OF25OhbFYP84qdwUWF7uibPo0WsJqbZX76Fo3wO7JUFibviaubtjkiczw/0
在江苏本科毕业社工的起薪约为2500元/月,拿到三四千元月薪的,就算不错。如此相对低下的薪资水平,也让不少社会组织负责人压力山大。2012年大学毕业后创办南京爱之光公益发展中心的代贤伟,两年内每月只拿1000多元生活费,用于租房、吃饭。2014年9月,他才开始给自己发每月3000元的工资,与其他全职员工一样。“大学同学有的月入万元,我目前只有3000多元的存款,因为才发过工资。”如此清贫,如何坚持下去?“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我说这是我自己的事业,不管多难都要做好。另外,社区里的爷爷奶奶特别好。”发现“好人身边都是好人”的代贤伟笑道:“一位爷爷发现我感冒了,立马回家给我煮姜汤。有时一些老人说是来办事,其实是给我们送零食的。过年时,还有老人硬塞红包给我。实在推不掉,只能作为捐赠处理了。”在他手机QQ上,记者看到叶维芳奶奶发的信息:“是你们教会了我用电脑和手机玩QQ和微信。是你们给了我信心和勇气。”这样的信息,也给奋力“造血”的代贤伟增添了坚守初心的信心和勇气。
https://mmbiz.qlogo.cn/mmbiz/tia3DUYxSVib29K7HWTcIpX3M5YtkWDic7ic4xvuYX3gjYBM54sszHDo36lNODgYC5BuYuC4RTAP4DE7UwssrdkZJg/0
幼年不幸残疾的宋文蛟,来自徐州汉唐公益,他给大家介绍了他带来的残疾人电商项目:为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指导,搭建残疾人电子创业和培训平台,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的有尊严。宋文蛟创办的机构,一年多培训了130多名残疾人,开了20多家网店,有的人虽然没有自己创业,也在网店、微店找到了客服、图文设计这样的工作。宋文蛟感慨不已:“我自己找工作碰了很多壁,看到残疾兄弟能就业、创业,我觉得吃苦受穷也值得。”
祝福与期待还有许多家参评的机构,他们也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篇幅有限我们不能一一展示,但我们会在未来继续加强联系,整合社会资源,帮助所有的社会创业家和公益机构完成连接。25号我们将奔赴上海,启动上海分赛区的评选,肯定还有无数的精彩和感动等待我们去分享...
最后,我们想对所有走进选拔赛的朋友表达深深的谢意,愿我们在未来的路上可以一同成长!我们想说:创业最缺的是什么、表面上缺的是资金、本质上缺的是创新;头脑里缺的是观念、机会上缺的是了解;命运中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改变上缺的是行动、视野里缺的是开拓;事业上缺的是毅力、内心中缺的是胆量;打开你的思想观念、鼓足你的勇气前进吧!
发起方:恩派(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社创全媒体
主办方:敦和基金会、友成基金会、搜狐公司
承办方:南京市雨花台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苏州工业园区社会组织培育基地
支持单位:共青团南京市委、南京市雨花台区民政局、苏州工业园区社会管理局、南京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