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初次会面的第二天,我接到宏亮打来的电话,他准备为我的书稿做几段录音,配上喜马拉雅的音乐,直接对着手机进行简单的朗读录音,然后写上一小段提要,从下午开始到凌晨三点,一口气完成四个朗读节目的录音。换了其他人,有几人能做到呢?
伴随宏亮有磁性的声音,大师一次次从江南出发,追求认识中国的轨迹,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再到伦敦大学,从江南梦到西北梦,犹如一幅幅画面,被声音传递到无数朋友的手机,传入到心田。宏亮说,他喜欢这种没有心理纠结、干干净净的文字,喜欢这样用时间去承载文化的写作,喜欢一切带给人光明和温暖的东西。后来我想,宏亮之所以喜欢这些,其实是他内心的追求。
5月18日,大家为我的书《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举办一个发布会,宏亮亲自做主持人,一身书生的形象,出现在京城上百名文化朋友的面前。他和王一名搭档主持,俩人都非常有书生范,带着喜悦的心情引导大会的节奏,宏亮说:今天我们就像回到家里一样,轻松地聊聊天。与中国文化书院王守常院长所言相呼应:真正的先生是能够带我们回家的人。我心里想:是的,中国人都像离家出走的孩子,该回家了。
认识宏亮越久,越能体现到他是一个难得的朋友,他乐于参加不收钱的公益活动(做主持人),和他走的修行道路一样,是一位知行合一的人。我从心里祝愿,他的声音长上翅膀,让更多的人聆听到;走向新世界,从聆听宏亮的声音开始。
中国当代著名文化学者 《中国人的自觉》作者李昇明
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国文化遗失的孩子,没有文化身份。他发现,不止是自己,有数亿的人都遗失了文化身份,身上既没有传统文化,也不是真正地走向西方化。他一直想找回自己的文化身份,十年前结缘了一代大师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用重走大师足迹的方式,最终完成了一本书《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用一个人的十年时间,可以让很多人省去大量的时间,认识中国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用优雅而细致的文字,让人走进了一个有温度的历史空间,连接文化的记忆,启发丰富的思考,怎样做一个优秀的中国人。他给读者留下三句话:用爱包容世界,用奋斗代替斗争,用自觉使生命变得高贵。他期望,世界上最美好的家园就在中国,在他的影响下,团结了很多人,现在就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