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飞侠偷过的九龙壶,究竟是真是假? 一把神秘莫测的九龙壶,到底机关在哪儿?
口口相传的故事,是戏说?还是真实?
身藏不露的玄机,是美酒?
,还是毒药?
解秘一位无名工匠的心灵密码,
倾听一段古人与今人的无声对话.
——9月7号BTV3周日晚上18:35《传奇中国》宏亮给您讲述“九龙壶里的玄机”. 导演:陆春

巧遇九龙壶
北京的许先生在古玩行里也玩了小三十年了,作为一名古玩鉴定评估师,他过过眼的古董宝贝可谓是不计其数。但许先生还是总爱把行儿里的那句老话儿挂在嘴边儿----“古董古董十人九不懂,还有一人也不全懂。”可不是嘛!在中华民族这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充满奇思妙想的好玩意儿、好物件儿,总有你见过、没听说过的,当然更有你听说过,都没见过的。这不!就连许先生本人也遇到了一件令他感到十分新奇却又琢磨不透的东西。
八年前的一天,许先生到朋友家去作客。喜欢古玩字画的朋友把自己收藏的几件古玩十分得意地拿给许先生看。许先生对那些没有太多年头儿的东西显然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但不知为什么,他偏偏盯上了一把造型别致,又不新不旧的酒壶。老许说:“这个九龙壶造型很别致,我见过明清的青花九龙壶,跟这个形制不一样,这样的很少见。纹饰都是仿制青铜器的,宋朝还有清朝都有仿制。”
也许是龙纹与帝王之家自古以来就有点儿沾亲带故,也许是因为这把壶的造型的确有些特别,所以,许先生很痛快地就拿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件宝贝,提出要与朋友交换这把九龙壶。令许先生没有想到的是,那位朋友也答应得十分爽快。因为他知道许先生是个好酒之人!
当疑惑遭遇神秘......
然而,许先生换回这把九龙壶并不是为了喝酒的。回到家之后,许先生仔仔细细地打量着这把壶,它有着一个三角形的壶嘴儿,这在历代的酒壶造型中是极其罕见的。壶嘴儿上还有一个装饰性的“节儿”,这使整个壶嘴儿的线条看起来十分漂亮。壶上前后两个画片儿上面各有四条饕餮图案的龙纹,最有趣的是,另一条龙被作成了壶柄。这显然是唐代的一种做法,尤其到了宋代,随着茶坊酒市的大量出现,这种形制的酒壶更为流行。但单从这把九龙壶的釉色和胎质上看,许先生仍无法判断这把壶烧制的确切朝代。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引起了许先生的注意:
“我发现了两个疑点,第一个是这把九龙壶有盖儿却打不开,第二这上面有两个孔——这个孔应该是灌入液体的。可这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呢?也许这把壶是用来观赏的?”
许先生对着光看过那两个小孔,感觉里面是通透的。有光感。如果它们是入水口,不仅显得太小了。而且也不应该是两个呀!后来,许先生把九龙壶给其他专家也看过,大多数人都认同它是宋元官窑的风格。可奇怪的是,也没有一个人能说得准它到底是一把什么样用途的壶。尤其是对它上面的两个小孔同样感到疑惑。许先生越发觉得纳闷儿了,这两个孔总不会是用来出气的吧!

野史里的消息
一次,许先生闲来无事在家里看电视,电视里正在播放一个关于“鼓上蚤”的电视剧, 说起这个”鼓上蚤”,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他就是小说<水浒传>中那个有着一身飞檐走壁好功夫,最擅长偷盗的飞侠。因为他身轻如燕,所以江湖上给他送了个“鼓上蚤”的外号。.虽然是以不光彩的偷盗之名而闻名江湖的,但时迁还是被梁山列为了第107条好汉,也就是倒数第二位,.而这部电视剧讲的也是他偷盗的故事。所不同的是,这回他偷的不再是祝家庄的公鸡和徐宁的宝甲,而是宋徽宗的一把宝壶。
这个故事讲的是北宋年间,太尉高俅得到宋徽宗的重用,一时权倾天下,京城汴梁的达官贵人都争先恐后地巴结他。瓦缸寺的和尚生铁佛为了给自己的这位靠山——高太尉祝寿,故意把高俅擅自从宫中拿出的一件国宝"紫金八宝夜光壶"偷走,想在寿宴上演一出宝壶“失而复得再完璧归赵”的好戏给高俅看,以显示一下自己的本事。不料,高俅摆宴庆贺之际,宝壶却变成了一把臊臭扑鼻的夜壶。原来,”鼓上蚤”时迁早就想捉弄一下这位高太尉,生铁佛刚把宝壶偷出殿帅府的时候,就被时迁调了包。这件失窃案不仅惹恼了高太尉,也让生铁佛颜面扫地,最后还惊动了当朝天子宋徽宗。于是围绕这把宝壶,生铁佛与时迁等梁山好汉之间展开了一系列斗智斗勇的故事。
随着剧情的推进,许先生看得逐渐有些入迷了。当然,许先生并不是对精彩热闹的剧情着迷,而是因为剧中被时迁偷的那把宝壶也是一把九龙壶。据说当时是西凉国进贡给大宋皇帝的,是大宋的一件国宝。这让许先生很自然地联想到了自己手里的那把九龙壶。或许,它也是按这个大宋宝壶的形制烧造的呢!这两者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许先生盯着戏里的那把九龙壶看了老半天,不禁有些失望。因为那把宝壶只是一把当代仿制的铜壶,而且在器形上也与自己的九龙壶有些风牛马不相及。本来嘛!那不过就是一个戏里的道具而已。许先生不禁为剧情的野史戏说和自己的错觉感到好笑。
尽管如此,许先生仍然很庆幸自己的手里能拥有了一把传说中的九龙壶。无论是宋朝的古董,还是后世的仿品,此时都已经不再重要了。许先生念念不忘的只是九龙壶上那两个奇怪的小孔,它与九龙壶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难道这里面还另有奥妙吗?一位朋友开玩笑说:干脆我给你五万块钱,你把这壶给碎了得了,让我看看这里面究竟是怎么回事儿。许先生听后,立马回应说,“你给五万?你给五十万,也甭想!”玩笑归玩笑,可这道难解的谜题,总在许先生的脑海里来回转悠。

酒壶深深深几许......
一天傍晚,一位朋友请许先生吃饭。一见面,朋友就提出要与许先生豪饮一番.,可奇怪的是一向好酒的许先生却说什么也不肯喝,而只是一个劲儿地喝饮料.这可把那位朋友给闹糊涂了。
朋友:“来来来!喝一杯!这是我刚从新疆带来的佳酿!”
老许:“不喝!不喝!今天中午刚喝完,,现在还头疼呢!
”
朋友非常热情:“呵呵!我知道你有量.”
老许说了句话:“有量也架不住他们几个灌我一个呀!.要是这喝的是白水就好了!那我能千杯不倒了。”.
朋友风趣地开着玩笑:“呵呵……就是。最好让他们喝的是白酒,咱们喝的是白水。也别白水,咱们喝饮料,他们喝酒。怎么样?哈哈!”
朋友认真地说:“哦!你还别说!我听说古代还真有一种酒壶.可以装两种酒。叫什么……鸳鸯转心壶。也有叫阴阳壶的。据说这能调解家庭矛盾。比如说你喝酒,你爱人喝饮料。你们各喝各的,还不打架。”
老许许不以为然地说:“那都是传说。就像那天我看的时迁偷九龙夜光壶似的。九龙夜光壶谁见过?你见过吗?瞎掰!”
朋友急了:"我是没见过呀!但是我听说过古代有好多故事都跟这个鸳鸯壶有关系。好象说是这里面有一个什么机关,可以来回转换。想让你喝哪种酒你就得喝哪种酒。听说古代还有人用这种壶来给人下毒呢!"
“是吗?真有这事儿吗?
”老许有些吃惊,显得若有所思。
接下来,许先生的朋友给他讲了一个关于用鸳鸯转心壶杀人的恐怖故事。而这个故事正好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无冕女皇——吕雉有关,也就是那个心狠手辣的吕后。

宫廷阴谋的秘密武器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去世了,他与元配夫人吕后的儿子刘盈继承了帝位,他就是历史上的汉惠帝。刘盈即位时年仅17岁,尚是一个不大更事的少年,再加上他生性软弱无能,所以汉家天下的大权都是由他的母亲皇太后吕雉执掌的。为了政治利益,吕后为儿子惠帝选中了一位皇后。这位皇后不是别人,而就是吕雉本人的亲外孙女——年仅9岁的张氏。这也就是让惠帝娶自己的亲外甥女作皇后啊!这桩有悖伦理的畸形婚姻,最终使汉惠帝远离了朝政,也远离了自己的外甥女,而整日沉湎在与宫女的饮酒私混之中。
惠帝与年少的张皇后结婚后,一直都没有生育。这使吕雉感到了吕家政权和地位后继无人的危机。一天,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宫里忽然风传这位少女皇后终于有了身孕。虽然宫里的人们都觉得这事来得有些蹊跷,但还是无人敢过问此事。10个月后,吕雉忽然把一个刚刚出生的男婴抱到了张皇后的面前,同时诏告天下:皇后喜得贵子。并顺势将这个婴儿取名为刘恭。之后,吕雉又授意惠帝,立刘恭为皇太子。
这件事情发生不久之后,据说吕雉曾经在后宫安排了一次特殊的盛宴;她用一壶“醉人的美酒”宴请了几位嫔妃。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喝完吕雉手中的那壶酒后,
一位美丽的妃子便离奇般地死亡了.而其他嫔妃却安然无恙.有人说,那位死去的妃子正是一位生子不久的美人。而她的儿子刚生下来没几天就神秘失踪了。还有人说,当时吕雉在华宴上使用的酒壶是宫廷里唯一的一把鸳鸯转心壶.
那壶里一半盛着美酒,另一半盛着毒酒.而那致命的机关恰恰掌握在吕雉一个人的手中.
公元前188年,24岁的汉惠帝刘盈病死后,年仅16岁的张皇后成了历史上最年轻的太后。吕雉便立刻立太子刘恭为帝,史称"少帝"。吕雉自己则以太皇太后的身份正式"临朝称制",从此公开行使皇帝的一切权力。到了这个时候,后宫里的人们对皇位的瞬息万变早已心知肚明,而对那件可怕的毒酒事件也越发让人谈虎色变了。

传说中的转心壶真的存在吗?
这个凶险的故事不知是讹传,还是确有其事,反正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许先生开始琢磨起来,难道这世上真的存在一把这样神秘的鸳鸯转心壶吗?
那壶里的机关和奥妙究竟何在呢?许先生忽然想起了自己手里的那把令人费解的九龙壶,他决定回家做个实验。.
许先生拿起九龙壶,对着强灯照了老半天,可壶里的结构仍然看不清楚。十分爱惜古玩的许先生下决定做一次大胆的尝试。他开始往后面的那个小孔里注水,虽然水流得很慢,但许先生能依稀感觉到那水经过龙身造型的壶柄,正在缓缓流地入九龙壶的壶底。灌了一会儿,许先生摇晃了一下九龙壶。忽然,他意识到刚才灌进去的水似乎全部聚集到了壶的下半部分。而壶上半部的手感是轻飘而空洞的。接着,许先生又往前面的小孔里注水,渐渐地,水好象流满了壶的上半部,不一会儿,整个壶的重量就变得上下均衡起来了。这个时候,许先生不禁心中一喜,因为他基本可以断定这把九龙壶确实存在着两个腔膛。而这把壶极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那种鸳鸯转心壶的样式,可是,这壶上神秘的机关究竟在哪里呢?许先生又试图把灌进去的水重新倒出来,果然,壶里的水就顺利地流出来了。这说明这个壶的两个腔膛之间是相通的。然而,这样的实验并不是每一次都这么顺利的。一个新的情况出现了.....
“有一次,我往外倒水,怎么也倒不出来了。我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呢?”后来老许发现,是自己的手把那两个小空给堵住了。
当场演示时:用手指按住两个孔,壶里的水竟然没有流出——
这个时候,许先生忽然想到,也许这九龙壶里的机关与这两个小孔就直接有关。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发现了一种现象,只有当自己按住其中一个小孔的时候,另一只小孔注入的水才能顺利地流出壶嘴儿。如果同时按住两个小孔,水便不会流出。这个时候,许先生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这两个小孔本身就是这种鸳鸯转心壶的机关所在。没想到是,聪明的古人那个时候就已经掌握了虹吸现象的原理,也就是利用水柱的压力差,使水由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的一边,而手在两个小孔之间转换,就决定着选择哪一个容器的液体流出来。
故事讲到这儿,这种鸳鸯转心壶里的玄机终于被揭开了。我们不禁为这位不知名的造壶工匠有着如此巧妙的构思和创造力而拍案叫绝,也为宫廷机关算尽的凶险而感到惊愕。虽然我们不知道这种奇异的鸳鸯转心壶究竟开始于哪一个朝代
,又是谁人所创,但我们还是庆幸这种传闻于世的稀世珍宝曾经真实地走进过我们的视野之中,也同时被写进了我们的历史。其实,每一件古玩都能听懂我们与古人的对话,每一件古玩都能诉说我们民族的历史。这也许就是收藏本身的乐趣所在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