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岛早报》:关爱老人“老年痴呆”更名只是开始

(2012-10-12 10:03:23)
标签:

关爱老人

“老年痴呆”更名

只是开始

杂谈

分类: 我的时评

(《青岛早报》2012年10月12日)

关爱老人,“老年痴呆”更名只是开始

 曲征  

    9月,央视联合多家媒体,呼吁消除社会歧视,为“老年痴呆”正名。在1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表示,老年痴呆症规范名称是“阿尔茨海默病”,但由于这个名字相对专业,普及推广还需要一个过渡。国内已有专业机构启动了申请更名工作。(《新京报》10月11日报道)

  根据我国部分地区调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4.2%。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大约有9100多万,老年性痴呆大约有600万,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而为“老年痴呆症”更名,则反映出有关部门对于老年人问题的关注与重视。

  毋庸讳言,“老年痴呆”这一名称,的确具有歧视性色彩,对于患者以及家属而言,都是一种精神上的伤害,为其更名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只是更换名称还很不够,要真正关心老年人,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老年痴呆症的发病原因,一方面是脑组织的衰老、萎缩,另一方面,则是外界因素的作用,如抑郁、封闭、生活方式单一、精神刺激等引起机体代谢功能减退导致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因此,要避免老年痴呆的发生,就要避免老年人自我封闭、遭受精神刺激,就要让老年人摆脱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并且经常性地进行旨在训练脑思维的益智活动。但是从现实情况看,不容乐观。

  许多老年人已经成为空巢老人或者留守老人,他们享受不到年轻人的精神抚慰,形单影只,孤独自闭,性格越来越孤僻,心理越来越脆弱,许多老年人表现出的脾气暴躁、倚老卖老,就是这种心理的反映。同时,基层组织和机构也对老年人缺乏爱心,很少组织益智游戏或者其他有益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这就为老年痴呆症的发作埋下了伏笔。

  由于目前年轻人生活压力较大,“啃老族”不断涌现,老年人既要照顾自己,又要为子女生活担心、分心,焦虑情绪难免发生,在这种不良情绪的干扰下,老年痴呆症发病概率无疑就增大了。

  因此,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其实是一项巨大浩繁的工程,不只是换换“老年痴呆”名字就能做到的。既需要关注老年人本身的精神心理问题,也需要加大社会福利,关注民生,减轻年轻人的生存压力,从而让老年人摈弃后顾之忧,真正快快乐乐,高高兴兴地颐养天年。

 

http://epaper.qingdaonews.com/html/qdzb/20121012/qdzb487060.html

http://roll.sohu.com/20121012/n354699982.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