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花香起正清明,游人寻春至东林。4月6日,琅琅文化东林书院在道南祠广场举办了“寻找传统文化——清明”的公益活动。
众所周知,清明节是插柳扫墓纪念先祖的日子,但更多的人对这个节日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却知之不多。其实“清明”两字蕴含双重含义:一为清明这个节气天气清朗,四野明净;更为深层的含义是为纪念春秋忠臣介子推。据说介子推割肉救主,忠心耿耿,但他不求名利,隐居山林。在他临终之前曾留有谏君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因此“清明”还包涵清正廉明之意。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放风筝、荡秋千、玩蹴鞠、打马球等一系列风俗活动。很多风俗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渐渐消逝,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少,比如做柳鞭。无锡人俗称柳鞭为“娘舅”,就是折一条柳枝,从根部剥开一点皮,用手一勒直到枝头打成一个结,而手中光溜溜的枝条,则成了一根鞭子。小朋友新奇的拿着柳鞭互相拍打游戏,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
当日,50多位参加公益活动的小朋友不仅聆听了清明节由来的故事,还和长辈们一起参加了各种风俗活动,在快乐的氛围里感受清明传统,重拾已经淡忘的风俗,传承中华文化的智慧。
上完经典诵读课与清明节课程后,我们的小朋友此时的户外课堂非常有秩序,有木有?(有)他们在等待今天的第一个活动环节…
…
|

感受清明习俗活动的第一个环节——画风筝。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也是借用这样的方式,放飞我们的理想。看看小朋友们都画了什么吧!

小朋友们可以用你们的画笔,画出心中最美丽的风筝。创作中的孩子,文思泉涌啊!

让我们携手放飞心中的风筝吧!

清明还有哪些习俗呢?(蹴鞠)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是足球的起源。下面看看我们镜头下的勇士们吧!

柳树是清明节的标志性植物。清明节做柳鞭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的哦!不过对于自己的作品,更多家长还是很满意的!看!都乐成一团了!
老将上场,一个抵俩哦!抢镜头的奶奶们!
夫妻档齐上场!
清明节要吃什么?当然要吃清明果咯!呵呵…
…看!大家吃的很开心啊!

小朋友甲:“听说吃了清明果,力气会变大。”
小朋友乙:“那今天拔河赢的这组,是不是吃了很多。”呵呵… 大家拔的很投入呐!

赢的一组的小朋友可以坐状元轿哦!其余的小朋友甩柳鞭,唱儿歌!


花絮:亲子特写秀
本期活动宝宝特写秀

清明活动全家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