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年东林书院端午汉文化活动——东林育心第五十九期国学经典班活动展示

标签:
东林·琅琅国学教育东林书院诵读经典无锡国学教育无锡少儿国学无锡学习传统文化 |
分类: 无锡东林·琅琅少儿国学-东林 |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五月节”。“端”有开端、初始之意。农历以天干纪年,五月亦称为“午月”。据史记载,自五月初五至夏季,蚊虫疫疾开始横生,被视为“恶日”,所以端午节很多的习俗如饮雄黄、悬艾草、戴菖蒲、配香囊等都是为了除疫避厄。2012年6月23日(农历五月初五),细雨霏霏,凉意微微,东林书院来往人头攒动,再得草庐气氛热烈浓浓,人们期待着品味一道端午传统文化的精神佳酿。
在正式表演前,东林育心读经班的家长和孩子们正在认真演排。玉祁读经班的天天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五色线和香囊,小朋友们一个个排着队,行鞠躬礼,以恭敬心来领取一份充满爱意的端午礼物。在古代端午之日,家家户户都要在孩子手腕上带五彩线,用红、黄、蓝、绿、紫五种彩线编成线绳,以辟邪驱瘟、逢凶化吉。因此,五彩线在古代还被称为“五彩长命缕”。
小小香囊配胸间,
浓香意意线身边。
五彩丝线系手腕,
驱除瘟邪吉相伴。
马上就要表演拉,小朋友们换上汉服喽,身着汉家裳,心里喜洋洋!
可爱的小高嘉睡着——“让我先睡会儿,祭祀活动一开始,我再正式显身手,嘻嘻,呼呼……”
活动从小朋友们的琅琅读书声开始。东林少儿经典诵读班的小朋友带来儿歌《五月五忆屈原》,东林育心的家长和小朋友们齐声背诵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屈原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终其一生为远大的政治抱负而奋斗,不惜以死殉国明志。“可与日月争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
汉新社为大家奉上了纯正地道端午祭祀大宴,端午祭,献神舞,斩五毒,修神禊等神圣的仪式携同我们一起穿越,令我们体会到先祖端午祭祀时礼敬天地的庄严。
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
在修禊仪式的过程中,巫者用毛笔和着雄黄酒调开的朱砂,为女生点朱砂,戴桅子花。男生点朱砂,佩香袋。儿童则在额头画王字,手腕系五色丝线。
额头上面画了个王,看我是不是很漂亮,耶*^_^*
活动最后的环节龙舟竞渡——纸叠小小一方舟,缅怀深深敬仰情。河边放舟共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大家小家皆和谐!
虔诚的轩轩把奥利奥饼干放在纸船里,并留言“屈原,我今天来拜祭你了”——活学活用“投饭救饥渴”……
感恩东林,让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度过一个快乐而又有意义的端午节,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次怀着深情敬意诵读《屈原塔》,温故而知新,除却思想之邪风,长养心灵之正气,为端午划上个圆满的句号。
屈原塔
宋·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东林育心欢迎您!
让我们和宝宝一起开启经典瑰宝,传承国学菁华,东林育心与您同在,读经之路,携手相伴,风雨同舟,共同远航。
学习经典育儿之道,欢迎加入QQ群:
东林育心QQ群:30570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