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胡的悲哀是几乎所有房地产开发商的悲哀

(2015-11-15 16:58:32)

老胡的悲哀是几乎所有房地产开发商的悲哀

上周,在郑州举行的2015年中部企业家峰会上,第一次听到老胡肺腑之言:

我已经到了这个年龄了还在推着80后创新,真的是我自己的悲哀!我仔细想了想,可能客户的需求,或者企业存在的价值在我的心里压得可能比一般的重一些,因为每天要交几百万的税,每天还要给银行赚四百万的利息,有两三百万营销费用,这样一天赚不够1500万还完不成上市公司的任务。上市公司借钱的时候容易,但是每天要卖掉6000万的房子才能完成今天的任务,所以压力随之而来。

企业的进步伴随着人生的痛苦,你消灭了痛苦,就消灭了企业。所以我说这是一个让人感觉非常幸福的时代,也是一个让人感觉非常痛苦的时代,但是还要继续前行!

郑州算是地产市场比较火热的地方,每次开盘销售几百套的项目很多,上千套,2000套的也有,因为郑州的城市首位度高、人口净流入多,大牌开发商进入的时间晚,竞争还不够足够的充分,所以在全国还没有叫的响的项目和营销案例。”

建业作为河南房地产业的带头大哥,面对房地产市场的转型,其所面临的阵痛是必然的,而这一切几乎都会压在胡葆森一个人身上。原因除了老胡所述的每天需要交纳的那些税、银行利息、营销费用、股东利益之外,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重要的是这些东西全部都压在老胡身上。万科的销售收入在200亿左右,万科的销售收入在2000亿以上,你见过王石叫苦吗?人家王石原来是登山,航海、然后是美国游学、欧洲游学,并且身边伴随着80后美女田朴珺小姐,王石先生的生活可谓是令人羡慕。如果他和胡葆森先生一样的话早就累趴下了,不要说再找一个80后的年轻美女折腾了!

王石君和胡葆森君之间一个潇洒自由,一个叫苦连连,何以有如此差别哪?其实不光老胡累,有些小开发商比王石还累。原因何在?因为他们什么事情都自己干完?

万科在公司刚刚起步不久就完成股份制改造,可以说是中国股改的先锋,员工不说是人人持股吧,反正那些高管们都有股份,而从2013年开始万科推出了更高一级的合作人制,万科的合伙人制度不但针对企业员工推行,即便是那些离职的员工,比方说去了房多多的肖莉、自己创业的毛大庆都依然还是万科的合伙人。

我不知建业员工持股情况,所以就去百度,结果在百度的网页上一共检索到27.6万个有关“建业”二字的信息,我翻看了七八帧的页面,结果令我十分失望,没有翻看到“建业”和“员工持股”相关联的信息。

也就是说极有可能建业的高管们都是置业经理人,都是打工仔,他们不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经营的好了,他们会在企业待着,企业经营的不好了,他们离开企业,在这里他们就是“挣碗饭吃”。

联想到前不久微信上有一帧PPT,这个冲刺2015PPT:为了方便,我还是直接上图吧:

老胡的悲哀是几乎所有房地产开发商的悲哀

据说这是万达地产最后两个月的销售动员会上的东西,这就是现实:绝大部分的地产企业尤其是销售部门,都是以结果为导向的,销售任务是第一位的,没有完成任务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滚蛋!不管你以前为公司创造了多少的辉煌与业绩,不管你累成狗还是因为工作经常见不到家人,男人因为不能按照正常的作息时间回家而遭到老婆孩子的抱怨,有些外地的甚至两三个月都见不了家人的面,女孩子因为加班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所以虽然三十好几了即便是有房有车也没有对象!即便是这样,两个月的任务你完不成,对不起卷铺盖卷走人。

所以在整个房地产职业经理人队伍中,打工心态是常态。不要指望他们创新,能够保住位置是第一,尤其是在像建业这样的企业,收入相对不错——虽然他们得到的远远低于他们付出的。

创新就意味着要改变观念,改变格局,改变原有的流程,甚至会触动某些人某些部门的利益,而创新需要时间,还需要投入,是人财物还有时间的投入,而这种投入很大时间未必马上见效益,那么在这种结果导向的情况下,时时刻刻都要结果的情况下,创新的失败是极有可能存在的,失败就以为着钱花了,事情不但没有办法,也许比原来更加的糟糕,那么你看到上面那帧PPT的内容了吗?立马滚蛋走人!在这样的企业文化和考核机制中,谁喜欢创新,还是保守些吧!业绩也许不会突出,但是不至于花费太多试错费用。

更何况是创新成功之后带来业绩的翻番,或者促进企业更加健康的发展,但是说句真心话,真不少的职业经理人做过沟通,很多人对自己的收入不满,这样的不满不是说自己相比社会平均工资低,房地产置业经理人虽然收入水平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但是这些人会把自己的收入和老板在一个项目的收入做比较,自己创造的价值与收入水平远不相匹配,同时诸多的房地产开发商老板都是私营企业,几乎都是一言堂的工作作风,这些职业经理人处于极度的不安全状态,从而养成一种过好当前,不管明天的心态,杀鸡取卵的行为十分常见,不考虑明天,就有公司总裁说:我都不知道我下个月能不能待在这里,你给我谈明年的事情,说说这三个月吧!以后的事情不要管了。正是出于这样的现实,很多人在当下的工作一是冲任务,二是想办法捞钱,曾经接触一个项目的中层负责人,介绍一个朋友做一单小业务,其索要的回扣比例高达40%——当然这是那种设备投入,就是发短信的业务,而我在一个项目见到的某个供应商说某个知名企业采购一种建筑材料需要六个人审批签字,设置这样的流程的目的其实是老板要堵住漏洞,结果是:六个人都要索取回扣,最终结果是价格比一个小开发商老板采购的贵了60%,因为他们有随时被解雇的可能性存在,所以能捞就捞,这是不少职业经理人的心态。

因为不少职业经理人普遍具有不安全感存在,因此不会去过多承担或者主动去承担责任,都是能躲就躲。

你资金紧张也好,需要大量融资也罢,你有税收压顶也好,你有银行利息也好,你那么多人需要养活也好。我反正是每天在那里工作,能办的办,不能办的不办,反正自己领那点工资(虽然相比整个社会平均工资高的多)值当不住给你卖命。反正大不了走人,房地产企业那么多,人才又那么匮乏,故在很多企业,遇到不能解决的困难只能最后让老板自己解决。

根据老胡演讲所述,很有可能建业的重大问题都需要他亲自过问,这样他累、他痛苦、他抱怨催80后创新实属正常,因为他没有放下,放下的话,他就不会这么痛苦了。放下什么?当然是放下所谓的事情了,如果早三四年建业就股份制改革,老胡把自己持有的股份让出70%给他们中层以上的员工,我相信他们企业不会是现在的状况,他也没必要这么累。但是他放不下,这是很多老板,尤其是房地产老板普遍存在的问题。

不少的人,自己吃肉不要说让别人啃骨头了,跟着他们打工的连汤都喝不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要指望员工跟你一起共进共退,积极创新。遇到任何问题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把原因找到了再去看看自己能不能放下,如果不能的话也不要说自己痛苦了。

一切今天的果都是昨天的因,如果思路不变痛苦的在后面等着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