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中国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土地出让金 |
分类: 地产 |
明年的保障房建设资金需要1.4万亿,建设一千万套保障性住房。其中新增加的420万套主要用于廉租房的建设。那么这么巨量的建设规模,这么庞大的资金计划能否完成哪?
今年虽然中央政府明确了保障房的建设可以动用住房公积金的余额部分,但是面对21010年需要投入8000亿元的保障性住房资金,而中央财政仅仅安排792亿资金投入,仅仅是计划所需资金的10%,其余的90%的资金要靠省级财政及地方财政投入,但是即便是省级财政投入40%另外还有50%的资金缺口。那么庞大的资金缺口怎么办?
保障性住房共分为两部分,一是经济适用房与限价房,这部分建设只需要开发商用来完成即可,因为不论是经济适用房,还是限价房都会有利润回报,并且在完成房屋的销售之后就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成本的回收计划。关键是廉租房部分,因为本身就是公益事业,所以即便是土地采取划拨,但是土地的整理、拆迁、补偿等都需要投资,那么这部分资金从何而来,另外就是建设与配套资金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即便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地方,用于廉租房建设的资金按照现行的土地出让金的3%来投入的话也是杯水车薪。
按照规划,深圳市今后五年要建设68.2万套保障性住房按照现在深证市保障房建设的成本仅每年需要的投资就得196.2亿元。而今年深圳的的土地出让金收入还不到240亿。按照3%的标准,可以用于保障性住房的资金不足7亿元。即便是196.2亿中有一半用于经济适用房建设也需要近100亿的资金用于建设廉租房。那么巨大的资金缺口从何而来。
目前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资金总共有五块:一是中央资金、二是省级财政配套资金、三是地方土地出让金、四是住房公积金余额,五是商业贷款。前三部分仅仅占到所需资金的不到一半,加上公积金在内也仅仅是达到今年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二。而今年安排的保障房建设任务要远远少于明年。靠社会渠道筹集资金的方式因为投资周期长,很多政策尚不明朗,所以社会资金不可能进入。因为资本是需要投资回报的。
政府财政增长乏力。地方财政主要依靠土地的局面十分严重。从2001年全国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不到16%增长至去年的48.8%,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地方政府财政本来就吃紧的情况下,现在又把保障性住房,特别是将来会全部以廉租房为主的社会住宅保障体系建设最终是要靠地方财政来解决的。那么在如此情况之下。地方筹集廉租房的建设资金只有一个那就是高房价。
依靠高房价,来提高地方的房地产交易税收,进而拉升土地价格。使地方政府获得更多的收入这样才能支持地方政府对于廉租房的建设。
现在中西部的一些地方政府由于财政吃紧,很多地方财政收入仅仅是一个吃饭财政问题,有些地方甚至连公职人员发工资都不够,大量的城市建设靠的就是BT(建设移交)然后给予土地补偿等方式进行城市基础建设投资的。
高房价是将来的必然。昨天国内最大的商业地产企业董事长王建林就放言,中国的房价还要大涨10年。其实王健林说的有些保守了。中国的房价的上涨周期应该有12年以上,上涨至中国的城市人口达到总人口的68%至75之间才有可能停下来,或者是二手房与一手房的交易数量持平时才会保持房价的基本稳定。
高房价其实本身没有错,错的是高房价之后让部分城市居住群体没有房子住,现在大量建设廉租房就是要解决这部分人的居住问题。高房价就是一种调整社会财富的工具。用高房价获得的资金收益来建设廉租房,同时通过对于交易过程与持有物业分别征收不同的税额来来调节社会财富在整个社会的二次分配。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杀富济贫”让持有更多社会财富者拿出部分财富来补贴社会最底层的居住需求。
廉租房到来的时代就是房价大涨来补贴建设资金不足的时代,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前一篇:通胀之下女人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