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证券寰宇楼市房价沈阳市杂谈 |
分类: 杂谈 |
"8月14日,寰宇天下I组团洋房与小高层在铁西体育场开盘,排号选房。人山人海的场面,沈阳人似曾相识。2000余组缴纳了10万诚意金的客户云集现场,总人数超过5000余人,他们焦急地等待着自己的挑房时间,担心此前看中的房源被挑走。一地产人士排号632号,等轮到他时,真的如他所料,挑不到洋房,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一套不剩,连做地产的人都买不到房子。”
15日,同样的地点,高层开盘选房,虽然场面比前一日略有逊色,但同样热闹。中午1时许选房结束后,仍有大批客户涌入寰宇天下售楼处现场,挑房交钱,因为这是开盘优惠的最后一天,10万抵14万的优惠,诱惑巨大。
寰宇天下I期洋房均价8700元/平方米左右,小高层均价7700元/平方米左右,按说价格并不便宜,但其开盘异常成功,大大出乎业界人士预料,尤其是在4·15“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新政”出台百日后,谁也没想到沈阳市场上能掀起如此大的波澜。
2天11亿是什么概念?据沈阳市房产市场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7月沈阳市商品住宅备案面积118.11万平方米,备案金额55.92亿元;而寰宇天下两天的销售额就占沈阳市全市7月销售金额的1/5。联详置业的数据表明,皇姑区7月商品住宅的成交额仅占全市的6%,而寰宇天下一个项目给皇姑区创造的业绩与税收,就将助皇姑成为沈阳市的佼佼者"
上面这段文字在显示中海项目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另外一组数据:7月沈阳市商品住宅备案面积118.11万平方米,备案金额55.92亿元.按照每套110平方计算,大概备案了10737套房子,折合每天357套。当然这组数据不能完全说明7月的成交情况,因为备案都具有之后性,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看出,沈阳楼市的成交情况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差。
在楼市政策还在继续调整之时,很多政策尚未完全落地之时,部分专家学者甚至呼吁出台更加严厉的政策之时,为何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绝地反击的现象。笔者分析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刚性需求旺盛。很多人把高房价归结为炒房,但是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在五六月份一线城市出现的超过20%的租金上涨说明刚性住房需求依旧旺盛,根本不完全是炒房的结果。
二、消费者对政策的效果失去信心。笔者在售房部接触到很多的购房者,他们均表示出对于房价下降不抱任何的幻想。甚至说只要不长的太快就行了。
三、开发商死扛。开发商死扛一直坚持不讲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部分开发商本身项目就少,现在拿地成本居高,与其卖了现在的房子想尽办法拿地,不如把房子囤在手里更保险,二是去年大部分的开发商都是赚得盆满钵满的,手里根本不差钱,即便是差钱的也是一些上市公司,而他们早有准备,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了钱,只有部分的上市企业为了年中报的需要降价了,但是深究降价的原因就会不难发现其实根本不是降价,有的是把原来的精装修变成了毛坯房,有的开发商是降低了装修的标准。这样看似降价,其实根本没有伤着开发商多少筋骨,消费者也不是傻子,一眼就看出来了。
四、开发商不拿地、不开工、不开盘的散步软底硬抗策略使广大的购房者感觉到自己根本就无法抗衡开发商,回顾过往几次的调控一般都是调控一次房价飞涨一次,最后吃亏的依然是老百姓自己,所以一些购房者看着形势不对,就只好出手了,这里面虽然透漏着一些无奈,但是现实就是如此。
五、政府不明朗的态度使然。在究竟是不是要继续出台更为严厉的政策上各个部门之间由于各方利益盘综错节,所以时常会出现一些观点相左的言论,让消费者无所适从。同时前段时间温总的“两难论”以及后来的“误伤经济论”,还有媒体传出来的央企授意拿地论,嘘嘘假假真真实实这些都给消费者一些不好的信号,因为消费者受此影响出手买房也是必然。
还有人们币升值的压力、物价上涨的压力、涨工资的压力等等一系列信息都在向消费者传递房价下降根本无望,况且是中央政府历来就没有说把房价降下来,此次被誉为最严厉的楼市调控的措辞也仅仅是:坚决遏制房价过快增长。注意是“过快”而不是不允许上涨。这样在此时出现成交量上升的情况也就有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