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高中是的同学开车从北京回来,我和儿子在4号晚上和他们一起赶回北京,我们于夜里两点钟下了高速,然后到市区,同学住在东南三环,由于是黑夜,所以街上的景观灯已经关掉了,所以夜景不是特别漂亮,我儿子和朋友的儿子都是第一次到北京,所以以前怀着很多的憧憬,但是当他们看到夜景时就说:北京也就这样啊,还没有咱们那里好看哪!
我也发现了很多的北京不尽如意的地方。我当即就和同学说了:北京的信号灯系统怎么还是老的呀?现在新的信号灯系统是读秒的,无论是正在等绿灯的车,还是在通行的车看着都不会因为信号灯突然变色而突然停车或者开车,有一个缓冲的过程,这是我们在南四环看到的情况等到几天的旅游下来,我几乎没有见到一个读秒的信号灯,即使在长安街的天安门段。我不知道北京为何没有采用这样的信号灯系统,使行人与车辆都有一个缓冲期!
原来在江南时,中美史克制药的朋友说天津是个大县城,后来公司把我派到天津,故不期然,天津果然如县城那般,街上尘土飞扬,空中飘舞着白色的垃圾袋,背街到处都是倾倒的垃圾,这些垃圾主要是煤灰和滥采叶子,卖菜的小贩和卖馍的小贩脏得要命,后来我这个在北京的同学邀我去北京玩,到了北京那里,除了人比天津更多、天安门附近稍微干净外,其他的地方和田仅差不了多少,这是98年的事情。
后来也陆续去北京,北京的高楼确实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绿地相应的也多了不少,但是由于北京太大了,管理起来却是不容易,因此除了一些主要的街道外,其余的地方十分的不尽如意。
这次我也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很多地方做得实在是太差了,就在三环的边上,一些地方的行道砖铺设的那个叫差劲哟,不是铺设的质量高低不一,就是有的已经同基础的砂浆脱离,这样一下雨就会积水,人走在上面搞不好就会渐以裤腿的泥水,并且这样的地方不仅仅是少数地方有,刚刚建成的国家大剧院是一个巨大的蛋,它漂浮在一片水域之上,但是由于水设计的太浅,只有十几厘米深,所以因为水不流动,因此看到水下的部分已经集薄薄的一层绿藻,看起来很是不好。
更为糟糕的是在天安门城楼与瑞门之间的东西厢房,现在都出租出去了,并且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展览场所,大约有十几个,也许是这些展览是承包经营的吧,他们都在那里招揽游客,而真正参观的寥寥无几,所以有的门店还用喇叭招揽游客,更为可恶的是有的招牌居然用喷绘做店招,真是有辱这么个神圣的地方,店头更是搞得乱七八糟的,没有一点的统一规划,所有的店大概为了节约成本,店头做得都很简陋,字写的属于能看清楚的水平,没有一个出自名家之手的,前段时间把星巴克从故宫里面撵走了,说是同中国的千年文化不相符合,但是我们看看这样的东西就符合了嘛。难道故宫就欠那点租赁费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