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芦丁鸡(网搜)
(2021-05-07 19:44:09)分类: 随笔 |
蓝胸是学名,又因为他们蛋里有叫芦丁的成分所以叫芦丁鸡。
这玩意是最小的鹌鹑,性格及其不稳定,容易暴毙,不亲人,亲测人工孵化手养也不亲人,它基因就是怕人的,而且性格比较残暴,别看这么小,窝里斗的特厉害,自相残杀。
不过优点也是显而易见,它不臭,普通鹌鹑特别特别特别臭!!!!
在鹌鹑品种种,蓝胸鹌鹑吃的少,比较安静,蛋下的不如其他鹌鹑多但是胜在营养价值高
普通鹌鹑
性格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超市里卖的鹌鹑蛋都是他下的。
屎很臭,如果养在楼房一定要注意通风,公鹌鹑刚开始发q的时候白天很早就叫,很崩溃。
因为胆子比较大所以下蛋比蓝胸稳定
但是这个也是窝里斗,偶尔会出现被打死的同伴
还有沙维鹌鹑。
这个我没养过,但是据说比较活泼,性格也相对大胆,可能因为体型大的原因吧,但是说实话养这么大个的还不如养鸽子。。。?
但是我发现鹌鹑就是胆小啊,就算从小养大也不会粘人,如果只是想吃蛋,不如养蓝胸鹌鹑,相对来说花费精力少一些。
蛋鹌鹑如果是楼房的话不建议养,真的不好收拾还扰民。
虽然你健康的养大了,但是新手们一定不要用作业纸报纸一类的垫材啊…会打滑导致脚畸形的
这玩意不像小鸡,出了壳能把人当成娘亲,也不像普通鹌鹑,除了吃什么都不在乎。
它们拥有所有鸟类都有的,强烈的应激反应。
普通鹌鹑出壳9小时后应激反应会达到峰值,之后会慢慢降低。
蓝胸鹌鹑不这样,它们只有刚出壳毫无体力的时候能任你摆布,之后但凡有点儿能耐,一个个都成了孙猴子,可惜你又不是如来佛。
每次我给加点儿饲料。炸群。
每次我给换碗水。炸群。
每次我给换垫纸。炸群X2。
第十天翅膀上的长羽就长出来了。平地腾空20公分不在话下。
加温我用的陶瓷灯,头八天它们飞不高,没想着在灯下安防护网。
结果就在第八天凌晨,随着一阵扑棱炸群,有种格外凄惨的鸟叫声,隔几秒就响一次。
这种叫声我特别熟悉,就是头一个出壳的鸟在温度偏低的孵化箱里被冻得哀嚎的那种声音。
翻译过来就是:哎呦,诶呦,哎呦呦。。。哎呦呦呦。
我过去一看,是那只黑毛的。
全群最能嘚瑟的就是它。打从第一天开始,数它恢复的快,没事就拿喙挨排啄另外六个,从喙到脚轮一遍。
我严重怀疑七只里面,就它一只是公的。
每次我手机响个语音报时,就听育雏箱里啾啾两声预警。
每次微信来视频通话的时候,就听育雏箱里啾啾两声预警。
此刻这个黑毛离群而居,趴在保温钉正下方,时不时的甩哒自己右翅,不用问,这是碰到了自己初次飞行的天花板,让陶瓷灯给炙了,差点儿变成烤翅。
它当时一定相当疲惫以至于被我伸手抄起来都没怎么想起来反抗。我拿手里看了看,也看不出毛病,反正外面都是毛,熟了也是内伤。它就开始挣扎。能挣扎肯定不严重。
但这次事件督促我加强了箱子的安保,在陶瓷灯下面加装了护网。
自己做笼子是最廉价的选择,另外还需要自己购买扣笼钳和m钉。当然如果要省钱的话,直接用铁丝绑会更便宜。
在最初从育雏箱换到自制的大笼子里的时候,它们异常兴奋,对,异常兴奋。就跟我在众多up主的视频里看到的那样,忙忙叨叨的在笼子里绕圈,时不时的伸脖子往外张望,丝毫不想安静下来。
最初不知道从哪儿听说要24小时照明,所以我就从来没关过它们的照明。但从换笼子之后,它们就从凌晨4点多开始鸣叫进食,折腾到上午9点多又集体入睡。
还有个不知道谁说的4周之后就能适应25度,结果笼子里26度它们还大半夜在哪里哽叽。
哽叽是东北话,用来形容一种声音,具体是一种什么声音,比较接近刚出生的小狗崽子。刚出生,眼睛还没睁开,它觉得冷的时候,就会哽叽,你要是听过这个声音,再听蓝胸鹌鹑在那里哽叽的时候,就知道它们冷了。
冷热这种东西是相对的,最重要的不是教科书上写的几周温控就能降到多少度,是看它们是在哽叽还是在喘。不管你觉得温控器上的温度是多少度,它们只要在哽叽,温度就是低。同样要是它们已经歪在那里张嘴喘气了,那就是热了。我就见过一次温度过热,它们热的歪在那里张嘴喘,我一看,温控探头不知道什么时候让我给放箱子外面了,导致加温灯暴走
换水问题依旧没有解决。每天都要去换新水,因为水半天就会被它们弄脏。
如果把水放在高处,就会有些傻鸟完全不知道上去喝。而即使放在高处,依旧会奇迹般的有鸟把屎拉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