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
(2009-05-12 13:17:02)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案设计 |
教学目的和意义: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人成长发展无法离开又不可缺少的。正是通过家庭教育,家长把自己崇高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下一代,并将伴随孩子们走完全部人生旅途。而且家庭教育又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培育孩子按照国家和社会规定的目标成长。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永远眷恋且永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教师。”
二、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如下六点:
(一)培养孩子审美能力
家庭经常开展一些审美活动,并达到以下目标:
1、培养孩子的审美感受力
2、创造优美的家庭环境
(三)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1、应重视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
2、培养孩子的共享意识
3、通过游戏让孩子接近同伴
(四)指导孩子接触社会文化
(五)培养孩子的防范意识
1、日常安全保护
(2)防止孩子溺水。喜欢水是孩子的本性,陆地生活习惯了,更激发了他们对水中活动的好奇和向往。孩子在游泳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一般是在懂得一点游泳知识时就去冒险;为了显示本事,不顾深浅乱游;在水中打闹、嬉笑;看见别的孩子落水,见义勇为,水性不好或体力不支,最后溺水。做父母的应告诫孩子,不要单独去游泳,尤其是野浴。在游泳场若遇到小伙伴溺水时,应积极想办法报警或向附近的成年人求救,如不见效,也不要单独下水,以免再有意外发生。也可以告诉孩子,此时可利用长棍或绳索之类的物品进行救助。不应该视而不见,应该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和品质,但这不等于蛮干。家长还要指导孩子,在初学游泳时,要分清深水和浅水的界线,防止发生意外。不要单独一个人在不明水情的高处跳水,以免发生脑外伤事故,造成水中昏迷以至淹溺。
(3)防止孩子玩火。父母应教育孩子不要随身携带和玩弄炎柴,打火机等火种;告诫孩子不能乱接电线;指导孩子把点燃的蜡烛、蚊香放在专用的架台上,不能靠近窗帘、蚊帐、沙发等易燃物品。家长应经常对孩子进行防火安全教育,认识火警电话,现场补救知识。进入公共场所,一定要指导孩子注意观察安全指示标志,记住疏散方向,掌握逃生常识。
(4)危险游戏玩不得。小学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和模仿力都特别强,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十分感兴趣,因此在行走、爬高、打闹时,稍不留神便会发生意外。如:爬树不小心摔断了腿、乱扔石子打破了头、吃泡泡糖呛进气管,放鞭炮炸伤了手指等等,家长要经常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安全教育。
2、人身安全保护
(1)言传身教式。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言传身教,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当响起敲门声时,父母应在孩子面前仔细询问敲门人的情况,对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处理,为孩子讲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如何处理的过程,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2)及时提醒式。学生被比自己年龄大的孩子或社会流氓敲诈勒索,在未成年人安中占有很大比例。当孩子回家讲起类似的事件时,父母应告诉孩子,在遇到歹徒时,要获得朋友的帮助或坚持拒绝歹徒的要求。许多歹徒表面凶狠,内心却很胆怯,受害者的激烈反抗和高声呼救往往能把坏人吓跑。万一遇到孤单无助,无力抗拒的身体威胁时,应切记,首先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不要顾及财物损失。
(3)熟知熟记式。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常识,应让孩子熟悉、掌握。例如:火警惕“119”急救“120”,父母电话、工作单位和家庭住址及电话及电话号码等等。可以假设一些可能遇到的危害情况,讲给孩子听,启发和教育孩子应该怎么办。
(4)理论“演练”式。对孩子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根据自己孩子的不同特点,为孩子购买必要的预防犯罪书籍和自救手册。让孩子阅读这类书后,可以和同样们“演练”,以便积累“准实践”的经验。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