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异闻记•张广定女》

(2007-10-31 22:20:47)
标签:

知识/探索

分类: 高考专题(文言文阅读)

《异闻记·张广定女》
    郡人张广定者,遭乱常避地。有一女年四岁,不能步涉,又不可负担。计弃之固当饿死,不欲令其骸骨之露。村口有古大冢,上巅先有穿穴,乃以器盛缒之①,下此女于冢中,以数月许干饭及水浆与之而舍去。
    候世平定,其间三年,广定乃得还乡里。欲收冢中所弃女骨,更殡埋之。广定往视,女故坐冢中,见其父母,犹识之,喜甚。而父母初疑其鬼也,入就之,乃知其不死。问从何得食,女言粮初尽时甚饥,见冢角有一物,伸颈吞气,试效之,转不复饥。日月为之,以至于今。父母去时所留衣被,自在冢中,不往来,衣服不败,故不寒冻。广定索女所言物,乃是一大龟耳。
女出,食谷。初,小腹痛,呕逆,久许乃习。
――据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李剑国辑《唐前志怪小说辑释》
【注释】①缒(zhuǐ坠):用绳索悬挂住往下放。
【赏析】亲子爱子乃人之常情,可人在战乱之际,却不得已将年仅四岁的女婴放在

古墓之中,这足可以说明战乱给民生造成疾苦之深。然而本篇的笔意却并非在此,其操觚之意在于宣扬道教道引之术的神异。令人称道的是故事为宣扬道教神异而采用的叙述手段。
   本篇故事叙述上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其一系列悬念手法的运用。首先,从故事的背景开始,作者把一个战乱中即将被父亲不得不忍痛丢弃的四岁女婴的命运推到读者面前。一个四岁的女婴,即将独自一人在墓穴中接受命运的挑战,这是怎样的令人难以想象!所以,作者在交代张广定作出这个决定时的前提是按照女儿必死无疑的结局来考虑的。因为女儿既“不能步涉,又不可担负”,所以只能丢下不管了。而他之所以把女儿放在古冢里是出于保全尸首和多活几天的考虑,并没有寄托能够生还的希望。这样,作者一方面告诉读者女孩必死,同时又拨动读者善良的心灵,使他们期待奇迹的发生。然而奇迹如何发生,就成为读者急于了解下文的引线。
果然,三年战乱之后,张广定回到故里,准备收拾女儿尸首时,发现女儿竟然还活在人间。如果说此前人们的悬念是在女孩的死活的话,那么这时的悬念就变成女孩何以能够在古墓中活上三年。从女孩的嘴里,人们知道她是因为模仿冢角一异物“伸颈吞气”,练道引之术所致。这时,作者已经把故事的主旨大体呈现出来,但这异物为何物,直到张广定“索女所言物”时,人们才将目光投入那角落中的大龟。不免对这慢吞吞的怪物产生几分敬意。作者所要宣扬的道教灵异神通之效也就达到了目的。

(此文原载《古代小说鉴赏辞典》上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